“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李德威被总书记点赞
2018-09-18 19:01: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17日讯(记者杨佳峰 黄琪)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 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这些天来,为了解李德威教授一生所做所为,我们采访了曾与他共事的老师和学生,大家有时会提到总书记的这段话。

“他是少有的为了单纯的科学梦想勇于探索的人。”李德威的导师、构造专家杨巍然教授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学生。

“单纯的科学梦想,就是不为名利,为科学而生,为科学而死。”李德威的学生、刘德民副教授这样理解“纯粹的科学家”的含义。

在刘德民看来,做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一直是李德威的追求。无论是研究大地构造、地震预测,还是探索干热岩固热能,李德威做的事,都源于他对科学的追求。他的这每项研究,又都惊天动地,对国家和人民有着重要价值。至于功名利禄,不是他特别要考虑的事。

坚持新学说,给研究生讲的第一课是哥白尼

大地构造的板块学说,在当今学术界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李德威却敢于挑战权威,不怕得罪人。

59岁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廖群安长年和李德威在青藏高原一起科考。他说,不少高原现象采用板块学说解释不通,如按照板块学说理论,一座大山是板块运动挤出来的,但是两板块之间却是一条大河而不是高耸的山系,像雅鲁藏布江这样,这解释不通。

1989年,美国率先提出:用30年的时间,以青藏高原为基地,建立超越板块构造学说的大陆动力学理论。

为什么青藏高原的原创理论要由西方人主导?李德威萌生了一个念头: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率先创建中国人自己的大陆动力学。

他不断地到青藏高原科考,陆续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以非常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系统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上的各种地质构造现象。

这一挑战大地板块说的新学说一问世,就引起各种不同反响,包括权威反对的意见。但李德威坚持自己的学说,坚持这条探求之路,甚至说出“我绝不会为了评职称,就放弃创建自己理论的梦想”。

廖群安说,在当前的环境下,李德威有这样的学术品质,是非常难得的。

“李老师给我们讲的第一课不是学术,而是哥白尼。”在江苏地质调查研究院工作的张硕回忆起李德威的第一节研究生课,记忆犹新。哥白尼为了捍卫日心说、捍卫科学真理,不惜献出生命。“这就是老师看重的科学精神,不畏权威,追求真理”,张硕说。

为灾区而刺痛,自费也要研究地震成因与预测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震惊中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李德威第一时间报名。在长时间的灾区调查过程中,李德威冒着生命危险,与时间赛跑,为挽救更多的生命尽自己的努力。

灾区景象刺痛了李德威的心。他说:“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太巨大了,一定要想办法研究预测地震。”

“不给钱,他也去研。”了解当时情况的廖群安教授告诉记者,当时学校没有将地震预测研究立项,李德威完全是自费做研究。

连续多年,李德威自筹经费研究地震机理和预测技术。从汶川到玉树,他数次自费奔赴地震一线调研,并提出陆内地震的热流体撞击成因假说、地震及关联灾害监测、预测思想与方法等理论,发表了一系列地震相关论文,对芦山、鲁甸、景谷、康定等强震进行了中、长期预测。

他主讲的《让地震预报成为可能》电视专题片,获得了中国科教影视“科蕾奖”二等奖。

提出固热能——煤炭和石油后的第三次能源革命

进入21世纪,能源越来越贵,污染越来越多。李德威关注到了这一社会难点问题,将科研目标转向解决中国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

依据自己的地震成因理论,李德威设想,如果把地下聚集的热能提前缓慢地释放掉,就可以降低地震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地震的震级和破坏性。与此同时,提取出来的地热能可以供人类利用,解决能源危机的的问题。

李德威将目标瞄准了地下深处的“干热岩”,这是一种深埋地下、温度可达180℃以上的岩石。李德威提出,将干热岩作为固热能,将是继煤炭、石油后的第三次能源革命,这种能源清洁无污染。

如何找到和利用干热岩?2011年以来,李德威相继提出取热减灾减排、地热能综合分类、干热岩地热能成因、干热岩地热能资源量勘查及评价方法、干热岩地热能选区准则,以及热流体关联资源、能源、灾害、环境、工程稳定性联勘共探新思路等,为我国地热界增添了新的理论思想,探索出新的技术方向。

2017年至2018年,李德威根据他创新的干热岩系统理论,锁定琼北地区作为干热岩重点勘查区,设计实施了一口干热岩开发实验井,钻遇温度超过185℃的高温干热岩,并获取了其岩芯和测井资料。

2018年5月,在住院前一个月,李德威在海南组织召开“干热岩选区、勘探和开发学术研讨会”,为海南干热岩发电及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干热岩勘查、开发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

老同学劝他“放下”,他问出人生意义的话

通过对青藏高原的研究,提出“层流构造假说”,挑战“板块学说”;大胆提出陆内地震的热流体撞击成因说,尝试对地震进行中长期预测;创新提出干热岩系统理论并付诸实践,为解决我国能源危机提供巨大想象空间——在廖群安教授眼里,李德威是学术界的“孤胆英雄”,他认定的事花再大力气也要完成,道路再寂寞也不曾回头。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5000多米,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50%,昼夜温差高达45℃,让许多研究者望而却步。李德威每年却有3到4个月在这里度过,30年未曾中断。

“在外人看来高不可攀的喜马拉雅山,李德威已经翻越过无数次。为了勘测地质,他最多一天走了50多公里山路,还总是跑在科研队伍最前面,比年轻小伙子还走得快。”廖群安说,“以前总觉得他是钢铁做成的,以为他真是青藏高原上的“山羊”,现在想来,可能他当时的身体状况并没有比我们好,只是他的意志比我们更坚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教授张雄华和李德威共事多年,曾共同参与西藏区域地质调查项目。

张雄华说:“李德威教授曾制作定结县和陈塘区的图幅,他用脚步丈量过这两个地区的每一寸土地,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扎营,吃着高原的冷饭冷菜,有时候忍着头痛入睡。做地质勘查时,有时会进入无人区,或在一群牦牛中间冒着被攻击的危险。饿了就吃点干粮,困了就睡在羊圈里,爬山趟水时脚踩冰山雪水。这样的勘查有时长达半个月,李教授从不言苦。”

定结县和陈塘区只是李德威地质勘测的两个点。这些年他的脚步,还遍布西藏阿里地区、青海可可西里等地。

“李老师总是心系国家和民生,他长期思考中国的能源问题,因此才会在经年累月的地质调研中寻找到固热能这个新方向,并且到临终都放不下。”张雄华教授透露,李德威在普仁医院住院期间,曾有老同学去探望,劝他放下笔记本电脑,不要再惦记科研,好好养身体。对此,李德威说:“如果人这一辈子不能做点有益的事,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就是这样执着的一个人,只要精神好一点整个人就扑到工作中,所以病情始终难以好转。”张雄华叹息道,“在李老师身上看到的是这一代知识分子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总想为国家做点事,看不到一点功利心。”

  编辑:宗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