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全会振奋武汉各界:创新务实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19-01-04 08: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2018年11月29日,全国首个以军运会吉祥物命名的中欧班列“兵兵号”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吴家山启程,途经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驶往终点站德国汉堡 记者郭良朔 摄
  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全市2019年工作作出了部署、划定了重点,在全市产生了强烈反响。
  3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的各级干部表示,要不断增强加快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争当武汉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受访的民营企业家表示,全市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极大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会议列出的一长串民生实事“清单”,则让市民感到,美好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做优制造业 做强新动能,一些区(功能区)亮出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会议要求,奋力谱写新时代武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体系。
  东湖高新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构建高能级产业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加快推进世界级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建设并做大做强,以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为核心,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关键配套项目,超前布局5G通信、人工智能、分子育种、脑科学等领域;着力构建高精尖创新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规划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承载区,集中布局建设包括“三大创新中心”在内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尽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着力构建高素质人才资源体系,以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
  武汉开发区负责人说,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武汉开发区将坚守产业定力,坚持发展实业,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汽车等主导产业,努力使之成为行业风向、世界标杆。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负责人表示,2019年将围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引进百亿元投资项目1个,世界500强、央企、民营500强企业项目各1个;确保京东方10.5代线重大项目完工投产;打造网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业链。围绕民营经济,支持周黑鸭、良品铺子等企业增资扩产,新增50家以上科技“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拓展综保区功能,推动中欧(武汉)班列连接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城市。
  硚口区负责人表示,坚持高新高效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提升经济发展质效。坚持“互联网+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以现代商贸、工业服务、健康服务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服装设计等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高端医疗、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业态,创建健康服务示范区。该区负责人表示,要拿出最好的空间资源,为创新提供平台,开辟创新创业创富新天地。奋力打造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汉江湾生态新城,启动建设5.2平方公里的汉江湾生态谷,加快推进同济健康城、宗关枢纽商务区建设,打造创新要素集聚高地。
  网上办!开办企业“零见面”, 相关部门拿出硬举措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加大改革力度,不断营造最优营商环境,成为我市相关部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重要动作。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完善营商环境“绿色通道”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时效,提高项目服务水平,让通道更畅通。挖掘民间投资潜力,出台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引导社会投资参与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精准招商,出台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做好三件事。一是着力优服务。发挥好市服务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完善服务企业机制,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搭建政商交往、政企沟通的制度化平台。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协调和生产要素保障,进一步扩大工业企业直供电交易规模,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二是着力降成本。加强产业政策与财政、金融、社保等政策的协同,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和“难点”,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用好我市小微企业融资应急资金,加快推动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制造业发展基金、100亿元的上市纾困基金,推动筹措100亿元用于支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引导担保机构扩大小型微型企业低收费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完善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融资体系。
  三是着力助转型。谋划开展工业新技改行动,建立完善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滚动实施企业技改示范项目,支持引导利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会议要求,将进一步深化企业准入改革,企业开办100%网上办。优化营商环境,便利投资创业。推动企业开办的各类事项包括银行开户许可全流程网上办理,进行开办企业“零见面”的改革试点。深化监管机制改革,抽查结果公示率达100%。该局表示,将持续优化市场信用环境,建立新型监管机制。推进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全系统“双随机”抽查比例不低于5%。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实现审批与监管部门的“无缝衔接”。加强重点领域执法,持续优化市场竞争环境。
  “人工智能”被会议“点名”, 民营企业家信心爆棚


  2018年12月24日,库柏特推出的智能机器人售货超市在光谷未来科技城试营业。全能的“超市店长”是个机器人,既是分拣员,又是售货员,还是仓库管理员 记者高勇 摄
  会议提出,培育集聚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深度应用。
  “会议特别提到吸引全球领军企业和团队参与‘人工智能+’城市应用场景试验,这为我们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光谷人工智能企业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淼说, “人工智能”被“点了名”,让他信心爆棚,众多人工智能企业看到了希望。
  库柏特2016年成立,作为“无人超市”领域的领军企业,上个月推出了智能机器人售货超市,计划2019年在光谷开10家店,并辐射武汉三镇落地50家。
  李淼介绍,最初,光谷未来科技城专门为企业辟出一个空间做无人超市,试水效果非常好,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超前布局,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为企业不断创造应用场景。未来人工智能还能链接上无数个应用场景,在光谷未来科技城,库柏特今年将打造一个无人餐厅,“机器人做菜、端盘”。
  “会议对企业创新的鼓励和包容政策密集,对高德这样的创新驱动型企业来说,绝对是好消息。”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说,“公司投入近20亿元研发红外热成像探测器的核心技术,实现了100%的自主知识产权。”
  黄立还特别关注到会议多次提出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这是一种非常开放的态度。”黄立的另一家企业普宙飞行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设立在深圳,他说,“可以学深圳当地政府扮演企业创新推动者的角色,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降低创新门槛、构建创新的支持体系,让企业心无旁骛地创新,为区域经济贡献源源不竭的动力。”
  武汉华天园林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双涛说,近年来,武汉的营商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市里经常组织活动倾听民营企业呼声,“形成了真正的互动,真正帮企业解决难题,这是坐在办公室里做不到的”。
  在他看来,民营企业适应能力很强,最需要的是能够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他认为,武汉“敢于冒险,鼓励创新,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与硅谷如出一辙。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大家都愿意干事创业。
  2018年,华天园林签约量较上一年翻番,利润也大幅增长。“华天的业务北到沈阳,西到西宁,南到海南,东到宁波。全国一比较,武汉的大环境相当不错。”范双涛说。
  “基层减负”!社区干部喜出望外, “健康武汉”计划带给重症居民新希望
  会议提出,全面提速美丽武汉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通社区治理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加快实施健康武汉行动计划,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东湖高新区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实施污染防治两年攻坚计划、“城管再革命”两年攻坚计划、还建房建设两年攻坚计划,最大力度补齐民生短板。持续推进“清白、填补、亮灯、覆绿、净水、降尘、拆违、厕所革命”8个专项行动。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负责人表示,将以军运会为契机,提升城市承载力、宜居度,加快城市面貌蝶变;抓住改革窗口期,破解发展过程中的难题;聚势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本。
  硚口区负责人表示,聚焦群众的“痛点”“难点”,从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入手,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持续举办武汉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创业带动就业。建设保障性住房3000套,建成城中村还建房30万平方米。
  江汉区常青街工委书记何旭东说:“会议对社会治理的关注,让我们基层备受鼓舞。”何旭东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引领和整合各类服务组织、服务资源,运用“微邻里”平台,为居民群众提供精准精细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法律服务、文体服务、关爱服务和党员服务。
  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党办负责人施丽表示,将采用“五花八门”工作法,针对不同社区、不同人群,“定制”最适宜的工作服务。
  会议针对基层治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要求,江岸区四唯街道袁家社区书记孙建云认为,各职能部门更加履职尽责,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基层的压力。
  金银湖街花城社区书记魏彦辉表示,会议指出为“基层减负”,这将减少社区琐事负担,让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更加高效地为辖区居民解决问题。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真是说到我们的心坎上了。”武昌区水果湖街东亭社区居民黄惠兰是社区“七宝巡逻队”的队长,这个安保力量薄弱的社区,通过多元共治实现了社区平安。黄惠兰说,打通社区治理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可推动基层治理力量聚合,确保基层一线、群众身边的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
  洪山区洪山街大华社区的张女士对实施健康武汉行动计划十分关切。她说,这抓住了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张女士患有重症,医疗负担重,2018年国家对药品价格进行了调控,自己要用的进口药品都有所降价,这让她感到很欣慰。“对我们老百姓尤其是患重病大病的老年人来说,医疗条件的改善,是一件令人非常欣慰的事情。”张女士说,希望这一系列计划尽快落实。
  (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 李佳 康鹏 文涛 黄金 杨蔚 贺亮 马辉 黄哲 陈俞 肖梓熠 方历娇 见习记者曹欣怡 通讯员周钢 武经宣 朱素芳 丁鹏 张敏 孙亚云 李放军 姜涛 余小小 任理华 熊璨 刘森)
  【编辑:朱艳琳】
  (作者:马振华 李佳 康鹏 文涛 黄金 杨蔚 贺亮 马辉 黄哲 陈俞 肖梓熠 方历娇 曹欣怡)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