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高三毕业班每人除了名字还有号,语文课5分钟作诗“神作”迭出
2019-01-09 20:49: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9日讯(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殷卫国)为了消除高三学生的紧张备考情绪,近日,市四十九中高三(9)班语文老师熊慧丽提出新花样——让学生当堂5分钟做命题诗。让她没想到的是,孩子们纷纷效仿曹植七步成诗,且“神作”迭出。


  学校供图
  据了解,熊慧丽近期正在带领同学们进行诗词鉴赏的考点复习,为了调节备考的紧张沉闷气氛,她以毛泽东13岁时所作的《赞井》诗为题,请学生在5分钟内作一首托物言志诗《井》。
  5分钟后,她惊讶地发现,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许多同学不知不觉已有了曹植七步成诗之才。言志诗、闺怨诗、边塞诗、送别诗等各类题材佳作频出,连打油诗都充满了童趣。有的学生不仅善于用典,还将政治、历史等知识综合运用到诗歌里,加强了作品的思想性,班上的“诗歌女神”许媛媛同学甚至同题异构了三首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
  1月9日,长江日报记者在该校见到了这些神作:“轻舟过万山,青衫折柳慢。信来人未归,倚井徒望断。”“广不及田地,深不及海底。静夜粼粼立,恰恰满月明。”“蛙自泉中游,泉向井里流。误入深井里,仰天向自由。”
  40多份作品中,也有妙趣横生的打油诗:“闲寂古井旁,小鱼游到水中央。咬到鱼钩就受伤,红烧小鱼就是香。”
  长江日报记者留意到,这些作品的落款名字都很特别,大多为南浔梦、饕慵公、思鉴客、南国戏子、拓跋昱儿这样的“号”。熊慧丽老师介绍说,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乐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复习文学常识的字、号、斋名的时候,她建议每个孩子给自己起个喜欢的“号”,语文课上没有大名只有号,整个班级的氛围就像是《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充满文学色彩。




  学校供图
  熊慧丽认为,语文是语言的游戏,也是文学的特技,有着无穷的魅力。在执教的十几年中,她努力创新教法,在语文课上经常带着高中生“玩语言的游戏”、不断提高写作表达的“文学特技”。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她把别里科夫之死做成了悬案,让学生们分组断案,为了获得断案证据,大家深入细致地研读文章,还联系时代背景,假设多种情况,很好地激发了学习外国小说的兴趣;在讲《沙之书》时,她选出文中的名句“隐藏一片树叶最好的地点是树林”让学生仿写,当堂诞生了“隐藏悲伤最好的地点是笑容”“隐藏孤独最好的地点是窗台”这样的金句……
  在熊慧丽老师“十八般武艺”传授下,班上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强烈兴趣,成绩也不断提高。班长张斯远说,熊老师让他的小目标变成了大梦想。“笔记女王”曾宇心表示,熊老师指导她建立自己的知识宝库,让她受益无穷。
  部分“神作”赏析:
  夙霂倾涟(郑婉婷):
  广不及田地,深不及海底。静夜粼粼立,恰恰满月明。
  萝桀君(吴静颖):
  蛙自泉中游,泉向井里流。误入深井里,仰天向自由。
  扶摇(岳雨杉)、露华浓(邬桐)、纪娇兰(余婧怡):
  闲寂古井旁,小鱼游到水中央。咬到鱼钩就受伤,红烧小鱼就是香。
  南国戏子(戴仁杰):
  五月天焦大地黄,孩童汗涩泉水凉。白云悠悠岁正当,井口犹在掘者亡。
  盼时雨归客(李界林):
  杨柳青青湖水明,印苔古井林中亭。乡村改革深人心,活水自来入户庭。
  木心(吴嘟):
  昔日田间忙,今朝空幽荡。呼见梦中影,醒时泪两行。
  北辰(许媛媛):
  (一)昨日折柳醉,今夕夜不寐。游子何时归?井边离人泪。
  (二)轻舟过万山,青衫折柳慢。信来人未归,倚井徒望断。
  (三)井中若有百余龙,井下空游翩似鸿。水起人聚探究竟,小儿笑指是鱼瞳。
  【编辑:刘思】
  (作者:郭丽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