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农民工的身体里就不能住着一个诗人?
2019-04-04 22:33: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京

最近,《长江日报》报道了一则有关“农民工诗人”江华东的故事。这位49岁的武汉装修工人,4年来写下500多首诗,并在网络上引发了关注,被称为“中国第一农民工诗人”。

我不是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也不算诗歌爱好者,对江华东的诗作水准没有什么发言权。不过不可否认,他的故事之所以引人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和他的作品,共同颠覆了常人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固有印象。

正如江华东本人在采访中所说“农民工也可以外表精致、气宇轩昂,不能都是灰头土脸的”。即使是抛开外表不谈,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农民工往往终日忙于生计、从事的行业也谈不上高大上。尽管江华东当过办公室秘书、开过鞋厂,其个人阅历算是比较丰富,但他的生活似乎依然与诗歌这一类“阳春白雪”相距甚远。

近些年来,常常有带有不同前缀的“XX诗人”们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进入公众的视野。与他们的作品相比,他们各自身上的标签似乎更加吸引眼球。即使是其中最为出名的余秀华,其最初的关注度也与“农妇”“脑瘫”的前缀脱不了关系。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这些前缀虽然各不相同,但其指向的往往集中在某些相对“草根”的身份。“农民工诗人”“保安诗人”容易成为新闻,“公务员诗人”“教授诗人”“程序员诗人”不容易成为新闻,因为农民工与诗人有反差,而教授与诗人没什么反差。

写诗固然是文艺创作,但诗意其实与受教育程度并不绝对相关。一本著名的儿童漫画《田鼠阿佛》里,讲到一只会采集阳光、颜色和语言的老鼠,同伴们都赞它是一个诗人。

诗意不完全等于文化程度,它与对生活的热爱程度、对美的感知相关。这些主观感受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内心,每个活着的生命,都可能看到它。

所以说,一个人的生活和内心应该由谁来规定呢?

谁说一个农民工的身体里就不可能住着一个诗人的灵魂?很多个身体里,都有诗意的灵魂,只是我们有没有去唤醒它。农民工生存压力大,体力劳动多,唤醒的几率小一些,这并不等于,对诗意和文学的向往和追求,是有门槛的。

在眼前的苟且中埋首太久,谁都有资格抬起头仰望星空,畅想片刻诗与远方。无论写出的是传世名篇,还是奔波劳碌之余在某个网络论坛里发一些别有趣味的网帖,都无愧为被称为“写作者”。

只看4年500多首的“产量”,江华东的坚持和热爱就已经值得尊敬。在向他致以敬意的同时,我们更希望,和他一样热爱诗歌的人们,能够最终摆脱附着在身上的身份标签。这是对他们的祝愿,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期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