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唱响80年,首演团队大半是武汉人
2019-04-13 19:31:00 来源: 长江日报


  13日,延安鲁艺文化园区举办的“纪念《黄河大合唱》创作80周年”音乐会现场。陈勇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13日讯(记者冯爱华)“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13日,《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纪念活动在多地举行,这组歌不仅在当时鼓舞了中国人民投身抗战的决心,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赞歌。武汉城市历史研究者陈勇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发现《黄河大合唱》与武汉渊源颇深——词曲作者光未然与冼星海在汉结下深厚友谊、首演团队从武汉出发奔赴延安、30余队员中超过20人是武汉人。
  光未然与冼星海在武汉成室友
  一个是生于湖北、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的青年诗人,一个是生于澳门、从法国学习归来的天才音乐家,原本没有交集的《黄河大合唱》词曲作者光未然和冼星海,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相识。
  作家出版社前副总编辑石湾,曾撰文披露光未然与冼星海如何相识:1937年5月,两人在上海一场群众歌咏大会上偶然相识,当时冼星海指挥大家唱《五月的鲜花》,这首歌曲颂扬抗日志士、表现民族觉醒,词作者正是光未然。有人认出光未然正在台下,两位艺术家由此相识。


  1938年1月28日,演剧队第一次从武汉出发,在汉口江汉关留影。首唱时指挥邬析零、男声独唱田冲、女声独唱蒋旨暇、队长徐世津都在其中。陈勇供图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两人先后离开上海。此时的武汉,则成为文化抗战中心,全国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团结在此,这里也成为宣传延安、鼓舞抗战的热土。1938年4月,光未然与冼星海在武汉相聚,都被安排到周恩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艺术处戏音科工作,并同住在武昌昙华林第三厅后楼的一间寝室里。两人每每在临睡前交换意见,有时即兴长谈,不思睡眠,直到听到隔壁房间敲响墙板,才各自入睡。
  在每次节日来临之时,冼星海总要催促光未然当晚写出歌词,然后他当夜作曲,第二天过江去教唱。他们一同过江去听新歌试唱,一同在青年朋友们的高歌和欢笑中度过一整天,一同踩着夜色回到住地。在朝夕相处的半年时间里,他俩合作了《赞美新中国》《拓荒歌》 等在全国广泛传唱的歌曲,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首演团队大半是武汉人


  陈勇收藏的1939年版《黄河大合唱》刻印本。
  1938年9月9日,光未然率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武汉出发、奔赴西北前线,后转赴延安。当年11月1日,带着得知武汉沦陷的沉痛心情、听着高亢有力的黄河船夫号子,光未然在黄河渡船上萌发创作念头。在延安与冼星海重聚后,光未然用5天的时间口述创作400余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拿到手稿后,冼星海在简陋的土窑里连续6天6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


  1939年4月12日在《黄河大合唱》首演的前一天,演剧三队与鲁艺乐队合练。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作为演剧三队离开延安的汇报演出,在陕北公学礼堂首演,这支30余人的演剧队就是首演团队,光未然朗诵,队员包揽独唱、对口唱、四重唱与合唱。陈勇对相关史料梳理考证后发现,在这支以进步学生为主、年龄大多为十七八岁的队伍中,超过20人在武汉出生、成长,这些年轻的武汉伢中,走出一批新中国文艺界的栋梁之才:
  副队长赵寻,在武昌文华中学就读时参加光未然组织的进步组织“大光读书社”,踏上爱国救亡之路。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出任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2009年获首届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


  演剧三队渡过黄河时的全队合影。
  队员胡宗温,曾就读于汉口懿训女中,15岁加入演剧三队。新中国成立后,她成为北京人艺演员,1950年,她在电影《刘胡兰》中饰演主角刘胡兰。她也是北京人艺舞台上演出“四凤”最多的演员,被观众称为“永远的四凤”。
  队员田雨,武汉出生、毕业于上海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是一名女性摔跤柔道运动员,后任东方歌舞团副团长兼艺术指导。
  武汉与《黄河大合唱》的渊源并未结束。在随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组织的《黄河大合唱》演出中,16岁的莎莱担任《黄河怨》女高音独唱,获得“战地百灵”的美誉。后来莎莱随军南下、扎根武汉,历任中南人民艺术剧院、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长期担任武汉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有力推动武汉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2014年,91岁的莎莱长眠于武汉。
  【编辑:金鑫】
  (作者:冯爱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