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同框”见证武汉巨变
2018-08-13 10:29:08 来源:汉网


 

老照片:2007年,改造前的青山棚户区, 房屋低矮,地面上由于潮湿布满青苔。

新照片:2018年7月,位于青山区长江江畔的青宜居、青和居等小区是棚户区居民的新家园,幼儿园、集贸市场、社区商业等配套设施齐全。

上世纪50年代,为建设武钢、青山热电厂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大批工人集聚青山,搭建了大量简易棚户住宅,常住人口达4万余人。房屋质量差,户均面积小,配套不全,当地居民热切期盼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2007年4月,青山老工业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2008年、2009年,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棚户区改造工程列入为民办理的10件实事之一。2016年,青山棚户区居民全部搬迁新居。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詹松摄影报道

长江日报讯(记者陈亮 詹松 何晓刚 通讯员黄玮)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进入新时代的开局之年,回首来时路,眺望新征程,江城武汉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厚重人文底蕴的华中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6月,长江日报记者走进档案馆翻开历史的相册,打开尘封的记忆,在老照片中探寻老武汉城市面貌的影像,随后依据老照片提供的影像记忆线索,历时2个月访遍武汉三镇,采用新老照片同框对比的方式进行拍摄,拍下了30余处深深烙有武汉印记的地标性场所,其中包括:被誉为武汉时尚潮流风向标的武汉国际广场(原老武汉商场);有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之称的武昌新地标楚河汉街;由垃圾填埋场改造而成被誉为最“亲民”的园博园;世界级绿道东湖绿道;正在建设的七军会会场之一的东西湖体育中心……经过长江日报遴选,最终10余处地标性场所与读者见面,真实再现了武汉历史的沧桑和今日城市的巨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