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权 武重集团供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23日讯(记者黄莹)33年执着坚守,经他手工研磨的零部件精度甚至能超过机械生产的精度。23日,来自中国兵器武重集团的钳工魏红权,被授予2019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对我个人而言是极大的荣誉,也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我会立足岗位,努力做好表率!”身在北京的魏红权领奖后接受采访说。
工业制造从自动化、信息化,到今天走进智能化,无论机器已多么发达,最后仍离不开手工劳动者。魏红权认为,机器只是人的延伸,只能按照人设定的程序运作,但是人可以不断创新创造,因此机器永远无法完全取代。就目前来看,即使在具有顶级装备制造水平的德国,机械也无法完全达到人要求的精度。一些复杂的零部件,或是对精度要求特别高的零件,仍然需要手工研磨和修复。而机床里的大量零部件会产生累积误差,也需要手工调整到位。
魏红权 通讯员周勤 摄
“无论生产什么产品,人都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魏红权说。
33年来,魏红权在平凡的钳工岗位上不断钻研,摸索出了一套超精密的零件加工技术——“化学刷削”+研磨棒。原本普通的零件经过他的手研磨,表面可像变魔术般变得光亮如镜。这种手工研磨的零件精度达到甚至超过机械生产的精度,人们都称他为“机械手”。魏红权独创的研磨技术突破了机械加工瓶颈,创新性地解决了产品零件在精度控制中的难题。
从业以来,魏红权先后攻克了300多台机床产品综合精度超差而不能交付用户的技术难题,参与完成国家重大项目50项,创造经济效益上千万元。2013年,他被中国兵器集团聘为首席技师,集团旗下遍布全国的30多家企业中,仅9人有此头衔。
如今,魏红权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组建团队开展难题攻关,还将自己多年的加工技术进行总结,提炼成一套套操作法在公司推广。他先后带徒十余人,分配在各个装配车间,很多人都已能独当一面。其中一名学徒,在手工研磨技艺上甚至已媲美师傅。
“我那些所谓的绝活其实不重要。我更希望教会他们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独立发现问题以及解决复杂难题的能力。”魏红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