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一大学生脾脏“掉”进盆腔 医生称病情罕见
2017-02-21 19:02:00 来源:十堰晚报

十堰一大学生脾脏“掉”进盆腔 医生称病情罕见

移位的脾脏

本该长在左上腹的脾脏,却“掉”进盆腔里,这种罕见的“游走脾”病症发生在十堰一名大二女生小佳(化名)身上。太和医院肝胆胰诊疗中心副主任周平说,“游走脾”是一种罕见的病,对很多肝胆胰外科的医生说,也只是在教科书上看过。他从医20多年来,也很少遇到这种病例。

13年前脾脏“掉”进盆腔

现年20岁的小佳是孝感人,目前在十堰一所大学读书。小佳介绍,在她七岁体检时,医生发现她的腹部长有一个包块。家人带她在当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包块并不是肿瘤,而是小佳的脾脏“掉”到盆腔里。脾脏在狭小的盆腔受到挤压,所以从体表看得到也可以摸得到。

“小佳得的是一种罕见病,名叫‘游走脾’”。医生向小佳的家长解释。当时,医生考虑小佳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进行干预可能会影响脾脏的造血功能,再加之没有任何症状发生,便建议家长继续观察,等小佳长大后再做治疗。

脾脏渐渐长大引发肚子疼

随着年龄增长,来到十堰上大学后,小佳发现肚子有时会疼痛。尤其是从去年底,肚子疼痛明显加重。

今年一开学,小佳便来到太和医院肝胆胰诊疗中心检查。该中心副主任周平发现小佳的脾脏逐渐增长,已经达到16厘米长,比正常人的脾脏大了不少。而且小佳站立时,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她的下腹部有一处凸起,比周围高出2厘米。

周平建议小佳接受腹腔镜下脾脏摘除手术。“因为扭转的脾脏常累及附近的脏器与组织,引起胰腺炎、肠梗阻、肠系膜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或导致脾蒂血管狭窄、闭塞,引起脾静脉及门静脉血栓形成。”周平解释,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开腹手术才能治疗。而且小佳已经长大成人,挤压在盆腔的脾脏势必会对今后的怀孕、生育造成不小影响。

医生成功摘除“游走脾”

专家权衡再三,帮小佳家长分析了利弊,小佳和家长终于同意手术。17日上午,在腹腔镜下,周平果断地切断小佳脾周韧带后,行脾切除术,整个手术不到1个小时,成功完成。“由于盆腔狭小,利用腹腔镜手术不仅创伤小,而且疤痕少,也满足了女孩爱美丽心理。”周平说,“如果小佳的脾脏功能良好,我们打算做复位手术,让脾脏回到正常的位置。但由于血管扭转,她的脾脏供血不足,已经完全发黑坏死,最后只能全部切除。”

摘除脾脏后,对身体有影响吗?“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没有发育成熟,故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大,可能出现凶险性感染。但对于成人而言,脾脏切除后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周平解释。有研究表明,脾脏参与抗肿瘤免疫,脾切除术后可能机体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会减弱。

术后,周平最大的担心是会不会发生血小板增加、高热等并发症,幸运的是,小佳恢复情况良好,很快就可以出院。

病因不明极为罕见

周平介绍,“游走脾”是指由于固定脾的悬韧带发育不全和脾门血管蒂过长,以致脾脏活动度过大,离开正常部位,导致脾扭转或脾梗死。成人好发于20—40岁的育龄妇女,儿童则多见于10岁以下的患者。“游走脾”的发生率小于2%,有文献报道女性的发生率是男性的13倍。

周平说,“游走脾”是一种罕见病,对于很多肝胆胰外科医生来说,也只是在教科书上看到。他从医20多年来,很少遇到这种病例。“游走脾”的发生率非常低,目前还没有科学研究表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脾脏对人体起到免疫和血液代谢的作用,一旦发现“游走脾”,一定要尽早治疗,在脾脏坏死之前对其进行复位。

关注大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achuwang),给你有用有趣有料的资讯,还有好礼天天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

十堰一大学生脾脏“掉”进盆腔 医生称病情罕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