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万米高空突发心脏病 武汉医生国际航班上救人
2017-03-25 09:09:00 来源:长江日报

昨日,洛杉矶飞往北京的国际航班上,有乘客突发心脏病,飞机上一名武汉医生挺身而出成功施救。

美国当地时间23日上午11时30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教授余锂镭乘坐CA888国际航班从洛杉矶飞往北京。此前,35岁的他刚刚代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研究团队,在第66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上汇报了一项科研成果:为心脏装上“救命开关”,获该年会2017中国区原创研究评分第一名(长江日报3月22日5版曾报道)。

“请问飞机上有医生吗?”据余锂镭回忆,飞机飞行约9小时后,广播里传来空乘人员急切的中英文求助声。原来,一名50岁左右的女乘客突然出现不适,胸闷、喘不过气。

当时,空乘人员拿出医药急救箱,但检查仪器十分有限。余锂镭发现患者呼吸急促,精神状况很差,但神志清醒,脉搏节律整齐。这位杨姓女士说自己是美籍华人,此次是回山东老家探亲,在美国体检时就得知心脏血管有问题。

余锂镭凭借临床经验对杨女士进行救治。他一边让她吸氧、平复情绪,一边翻找急救箱里的药物,找到硝酸甘油片让她舌下含服。不久,杨女士的症状得到缓解。考虑到她的症状类似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为避免形成血栓,余锂镭又让她服用了阿司匹林。

余锂镭每隔10分钟就询问、评估杨女士的病情,在他的严密监测下,杨女士的症状明显好转。

昨日下午3时20分,飞机抵达北京,余锂镭护送杨女士至边境入关口。考虑到她还将转机,余锂镭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了她,再三叮嘱她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抵达山东后到医院就诊。

“我是做心内科急诊工作的,专业知识在飞机上也用上了。”余锂镭表示,危急关头,医生应当挺身而出。

另据楚天都市报

刚参加完第66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并领奖,今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Ⅳ科医生余锂镭副教授又在从美国洛杉矶飞往中国北京的国际航班上救治了一位心血管急症患者,并一路守护直至其平安抵达北京。

美国当地时间23日上午11点半,余锂镭乘坐从洛杉矶飞往北京的CA888国际航班。此前,他刚刚代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研究团队,在第66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做了研究成果汇报,并获得了该年会2017中国区原创研究评分第一名。

余锂镭副教授(右)在本次美国心脏病学学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左)为他颁奖

飞机飞行约9小时后,突然广播里传来了空乘人员急切的中英文求助声,“请问机上有医生吗?”原来是经济舱有名50岁左右的女乘客突然出现不适,听到广播,余锂镭迅速起身告知空乘自己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并在空乘人员的带领下来到这位中年妇女的座位前。

余锂镭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他发现患者有胸闷难受、喘不过气的症状,在万米高空,机组人员及邻近乘客全都束手无策,当时,空乘人员已拿出机上医药急救箱,但检查仪器十分有限。此时,余锂镭显示了一名心内科医生的专业素养:他先问诊,发现患者呼吸急促,精神状况很差,但神智清楚,脉搏大约每分钟70次,节律整齐。

随后,他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病史,中年妇女告诉他,自己姓杨,是位美籍华人,此次是想回山东老家探亲,之前在美国体检时就曾被告知心脏血管有问题,她在飞机起飞一段时间后就发现身体不舒服,之后越来越严重,出现明显憋闷、呼吸急促甚至濒死感。

余锂镭凭借其临床经验对杨女士进行了及时救治,他一边不停地安慰杨女士,让她吸氧、平复情绪,一边翻找急救箱里的药物,找到硝酸甘油片让她舌下含服。约10分钟后,杨女士的症状得到了缓解。余锂镭考虑到她的症状类似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为避免血栓事件,他又让杨女士服用了阿司匹林,随后,余锂镭每隔10分钟就询问评估杨女士的病情,在他的严密监测下,杨女士的症状明显好转,直至北京时间今日下午3点多飞机顺利抵达北京。余锂镭考虑到杨女士还将继续转机,便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杨女士,再三叮嘱她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防止疾病再次诱发,并希望杨女士安全抵达山东后,一定要到医院就诊。

刚领完奖又在飞机上救人,有什么感受?今日,余锂镭副教授表示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我本身就是做心内科急诊工作的,危急关头,医生应当挺身而出救死扶伤。”

据悉,就在今年2月23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医生沈吟教授在8000米高空机舱内挺身而出救助突发心脏疾病患者,经本报详细报道后,感动百万网友。

关注大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achuwang),给你有用有趣有料的资讯,还有好礼天天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

乘客万米高空突发心脏病 武汉医生国际航班上救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