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催泪视频!失散23年在汉相认,母子抱头痛哭
楚天都市报讯“这是我们最快乐的小长假,我们一家人终于团聚了!”今日上午,远在浙江金华的何某怀对楚天都市报记者说道。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更愁。23年前,四川人梅某容因与丈夫吵架远走他乡,来到武汉市新洲区;23年来,梅某容的5个儿女找遍全国各地,还求助了央视寻亲栏目,遗憾母亲仍毫无消息……令人惊喜的是,近日,在新洲警方的一次清查“无户口人员”的行动中,民警发现了现已77岁高龄的梅某容。她说不清自己的名字、出生年月,记忆明显模糊。
可当儿子跪在她面前的一瞬,长喊一声“妈啊”,梅某容抱着儿子双双失声痛哭。
七旬太婆无户口,全国人口信息网查无此人
武汉市开展“万名警察进社区”活动以来,新洲区公安分局大力开展户口清理整顿。3月23日,李集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冯志祥跟往常一样,下社区开展工作,清理重叠户口和无户口人员。当来到李集街张师村时,村支部书记反映:在张师村江二房湾有一位叫梅某芳的太婆,在当地住了20多年,一直没户口,也不知是何缘故,希望冯警官能去看一下。
冯志祥立刻赶到梅某芳家中,她正在家中做家务。经过沟通,民警发现太婆年纪偏大,说话含糊不清,操一口浓重的四川方言,不细听很难听懂。经过半小时的深入交流,太婆自称名叫梅某芳,1947年6月出生,原户籍地在四川省,是1994年从四川来到武汉的,后来与张师村的江某一起生活。
为帮太婆补登户口,冯志祥在全国人口信息网查遍了“梅某芳”的信息,可怎么找也没有符合条件的。民警冯志祥推测,很有可能是太婆记性不好,没能记准户籍姓名和出生情况。
川鄂警方联动,揭开太婆真实身份
之后,民警冯志祥再次来到太婆家中,与她聊天,希望能获取更有价值的线索。在聊天中,太婆提到她有一个老乡也在新洲区,住在李集街西湾村。这让冯志祥看到了希望,他马上赶到西湾村走访调查,寻找从四川嫁到此村的女子。在询问村干部和群众后,大家提供了一名叫何芳的太婆。
冯志祥马上找到何芳,告诉了来意。何芳称她认识民警所讲的这位老乡,不过老乡不叫梅某芳,而是叫梅某容,其原户籍地址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马嘶苗族乡,她们二人是同一个地方的,早些年有过联系。
为了确认其真实身份,冯志祥查到四川当地马嘶派出所的电话,联系上马嘶派出所的李警官。经李警官查询,他们辖区确实有一人叫梅某容,年龄和基本情况极为相似。冯志祥听后立即加了李警官的微信,并将梅某容的近期照片发给他,委托其找家属进行辨认。当时,梅某容的老家没有人,子女都到浙江省金华市打工了。李警官找到梅某容的邻居,经辨认,邻居很快就确认她就是梅某容。为确保万无一失,冯志祥又找李警官要到了梅某容女儿联系方式,并将照片发给她辨认,她一眼就认出是自己的母亲。冯志祥也乐开了花。
母子在汉相认,23年相思苦终化解
3月30日,梅某容的儿女再也忍不住思念之苦,不远千里赶到新洲区李集街寻亲。当晚10时许,冯志祥驾驶警车陪同梅某容的儿子罗某远、大女婿赵某才、二女婿某宣怀到李集街张师村江二房湾认亲。
院子里,罗某远拉着母亲心情十分激动,他指着自己说道:“你认得我吗?”梅某容迟疑了片刻,脑海里快速飞转,突然说道:“孩儿,你是我的孩儿!”“妈!”罗某远长喊一声,双膝跪地。梅某容抱着儿子,双双痛苦流涕,她喊道:“儿啊!我的儿啊!”这一刻,他们互倾了远隔千里失散23年的相思之苦。
据罗某远介绍,母亲是1940年6月出生,1994年因与父亲吵架离家出走,后音信全无,家人寻找多年均无果;2016年,罗某远还曾向央视寻亲栏目《等着我》求助,也未能找到母亲。其实,梅某容也非常想念亲人,只因年纪大了,不记得原来的家在哪,无法回去。家属也透露,梅某容年轻时虽然平时记忆很清醒,但一着急就容易忘事。
经查证,梅某容的户籍在四川,并非无户籍人员。按户籍管理制度规定,梅某容需要到户籍地办理二代身份证。3月31日上午,家属陪同她一起回到老家。临别时,罗某远等人送来手写感谢信:“感谢民警帮我们完成了找妈妈的第一个心愿。我们还有第二个心愿,把你们的事迹在媒体上发出去,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民警帮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
4月2日上午,何某怀在电话中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4月1日下午他们来到了浙江金华,“这是我们最快乐的小长假,我们一家人终于团聚了!”(编辑:桂思敏)
关注大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achuwang),给你有用有趣有料的资讯,还有好礼天天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