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0余名单车猎人:虽没报酬,但会上瘾
2017-04-13 17:58:00 来源:腾讯大楚网

几乎是一夜之间,为解决“最后一公里”而生的共享单车火遍武汉大街小巷。乱停乱放、私锁偷藏、破坏改装……火爆的背后共享单车却也面临着始料未及的尴尬。相比之下,今年1月起,在武汉活跃着的十多位“单车猎人”却鲜为人知。

他们狩猎的对象不是动物,而是违停的共享单车。把共享单车从小区、地下停车场里“解救”出来,这套流程,用他们的行话叫做“打猎”。

没有1分钱报酬,也无关名利。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群“奇怪”、“没事找事”的人。我们找到活跃在武汉各个角落的四位“猎人”,带大家一起去了解这个群体幕后的故事。

“猎人”是怎样炼成的

单车猎人群体最先在上海出现,发起人庄骥刚开始举报只是个人行为,随着越来越多人的自发加入,渐渐形成组织,在北京、成都等城市都发展起来。目前全国已有121人名正式猎人。

“猎人群”里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考核标准。实习“猎人”由老“猎人”教授“捕猎”方法,考核期过后需要审核,审核成功后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猎人”。考核过程也容不得半点忽悠,实习猎人需要处理过白天、夜晚 、楼道、小区、停车场等各种典型“案例”,具有丰富的“狩猎”经验才能通过考核,成为正式猎人。

夏芬芬是武汉首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正式注册的单车猎人。因为爱骑行、爱共享单车,今年1月她加入了摩拜粉丝群,因为在群内很活跃,热心回答别人提出的使用规范等问题,加之多次打猎行动,很快便有老猎人看中了她,把她拉进了实习猎人群。经过考察后,夏芬芬成为全国第81位正式猎人,编号是AA01,这个不带任何名利色彩的称号,让她觉得仪式感颇强。上班时间在一家公司做会计工作,一个星期至少利用休息时间打猎五次,这已经成为她作为单车猎人的日常,“中午休息时间我也在公司附近溜达,常常有不小收货。”

据她透露,目前武汉有14名实习猎人。从00后到60后,从咖啡师、会计到快递小哥,出于对共享单车的喜爱,一群年龄职业各不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

如何“打猎”:只抓“死刑犯” 不抓“嫌疑犯”

摩拜单车对于举报违停的行为会给予信用积分奖励,“猎人”们常在群里交流捕猎经验,晒信用分。

95后的王红亮瘦瘦高高,话很少,但却是个隐藏的“打猎高手”,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拿到1500的信用分。问他打猎技巧,王洪亮两手一摊,“没别的,每天晚上出去打猎两个小时,雷打不动。”手电筒、手机、充电宝是猎人的必备装备。甚至还有粉丝专门去开发协助举报的软件,软件可以显示全部的车有哪些,可能违停的车有哪些,猎人们在软件上看到那些已经停了十天半个月都未挪动的车辆,就会把位置和信息截图发给官方客服或者自己亲自去处理。

猎人们的打猎准则是“宁可放过,不可错杀;只抓死刑犯,不抓嫌疑犯。” 官方规定小区、地库、单位大院及其他非路边白线、单车聚集区为违停区。在猎人的规则中,停在违停区域的车辆,被称为“死刑犯”。“嫌疑犯”则是指那些停放不太规范的车辆,比如,虽然停放在路边但却阻碍行人或者小区的界限划分不太明朗的地方。对于“嫌疑犯”,目前的做法是顺手挪至正确地方而不是举报。“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引导人们正确用车,而不是扣信用分不让你骑车。”夏芬芬说。

科幻小说《三体》被猎人群奉为圣经,书中的一句话,“不要奢望社会道德教育,藏好自己,人的敬畏心比道德更容易获得”,常被单车猎人的发起人庄骥拿来告诫其他成员。猎人群里甚至一度强制要求成员阅读《三体》这本书,希望猎人群体能有更加一致的价值观。

单车猎人:不想拿公德说事

武汉首批猎人群体中,24岁的王定昌是其中之一。由于工作性质,他经常利用自己进小区取送衣物的便利,将小区内的违停车辆顺手举报,“我也不是刻意去打猎,看到就举报了”。

谈起战果,王定昌多少有点自豪,“最多一次半个小时60辆,地点是在他家附近一个租户很多的小区。”从他的打猎经验来看,租户多的小区违停行为也多,每天都可以举报很多辆。但谈起猎人行为,他们一直都没想过把它与道德扯上关系,否则大家都会背负上压力。“不是说租户就一定没有素质,在他们的观念里,小区内租户多单车流动量大,不太会造成单车的空置和损耗,另外也有很多人是真的不知道不可以停在小区。我们的行为更像是一种普及和督促。”

采访中,这群90后小伙更愿意将打猎看成打怪升级,笑称会上瘾。“有时候觉得打猎带给我的成就感比上班更大,你说奇不奇怪,明明这个副业并没有给我带来多1分钱的收入。”王定昌笑道。

“经常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

同为90后的曹世培也是个“走火入魔”的实习猎人,经常在上班前半个小时出门打猎一圈,先在自己的小区扫一圈,再绕到隔壁小区检查巡视。“有次跟朋友逛街,看到有违停的单车,走不动路了把朋友叫住:“让我举报先!”

并不是每一次的举报行为都能换得周围朋友的理解。“别人停那里就停那里,也方便了后面的人,你非要挪走干什么”“又不给你发工资,你怎么举报个单车比你上班还积极……”一边模仿着朋友的语气,曹世培一边笑说,“当然,还是有很多同志被我感化,跟着举报的。”

在微信群里,猎人们除了发布打猎成果,也会分享打猎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与违停者的正面冲突是猎人们最常讨论的话题之一。“刚开始打猎还会不好意思,因为蹲在地上拍照,经常会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举报时不小心跟违规者正面相遇了,上前解释时对方如果听不进去,还会产生一些言语冲突。” 曹世培说,面对一些情绪激烈的违停者,他们更愿意在对方离开后,再拍照举报。“不能跟违停者起正面冲突,危险性太大”。

采访结束时天色已晚,几个猎人骑车返回家中已近深夜,却没有放下手机的打算,热火朝天在群里晒图分享一路上拿下的战果,几十公里的骑行打猎让多数人觉得双腿已废,“王定昌,看来你今晚饶恕了你家小区周围的违停”半分钟后,王定昌悠悠丢出一句,“今天只好大赦小区违停一天,明天起床继续开工!” (责编:段琳)

关注大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achuwang),给你有用有趣有料的资讯,还有好礼天天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

武汉10余名单车猎人:虽没报酬,但会上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