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拱门亮相光谷高新大道。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原标题:喜大普奔!武汉这项举措让15000家企业省时又省钱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4月23日,武汉电子口岸有限公司揭牌,这意味着武汉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启动,将形成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服务模式。
据了解,武汉是长江中游一类开放口岸,拥有独特的铁、水、公、空综合交通物流优势,是中国中部的工业、科教、金融、贸易基地,拥有15000余家外贸企业,外贸进出口产业发展迅猛,去年以1570亿的外贸进出口总值领跑中部城市。口岸通关效率是决定武汉外贸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促进贸易便利化发展,把武汉建设成内陆开放高地,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并于2016年将其列为省全面深化改改领导小组重大改革项目。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也被纳入省、市政府2017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去年底,市政府要求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代表市政府出资尽快组建电子口岸运营公司。
武汉电子口岸有限公司是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武汉电子口岸暨中国(武汉)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项目建设、运营,承担通关、物流、贸易、金融、大数据等综合服务,是湖北省首家企业化运作的社会性公共服务电子口岸平台。
口岸公司将运行维护湖北武汉唯一的电子通关报检平台,通过平台对接海关、国检、海事、边防等监管单位和国税、外汇、工商等政府部门,为货主、货代、船代、港口、外资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优质的口岸通关服务、口岸物流服务、口岸数据服务和口岸增值服务,实现与海关、国检、海事、边防等口岸联检单位信息数据全联通,对事关货物、运输工具和人员等通关功能全集并。
武汉电子口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必武介绍,口岸公司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通关报检、综合信息查询以及行业数据分析等个性化服务;将建立全省跨区域、跨部门、跨业务的统一身份认证、实现一次认证、全程通达;为企业提供货物申报、出入境人员、运输工具和物流信息等通关服务,实现分别向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无纸化申报和放行;将全程动态监测水运、空运、铁路、公路等多式联运交通枢纽物流及转关货物信息,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
湖北省政府口岸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武汉电子口岸公司要以建成“全国领先、中部第一”的电子口岸为目标,依托“互联网+通关服务”、“互联网+公共服务”,全新架构通关一体化服务新方式,全新构建通关、贸易、物流、大数据及金融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申报只需要5分钟 6秒就可以验放
“单一窗口”成为湖北武汉外贸发展加速器
今天,武汉电子口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必武接受媒体记者采访称,口岸公司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承担电子口岸“单一窗口”建设和运维,为从事进出口业务的相关企业提供“单一窗口”在线通关服务和线下通关服务,窗口将海关、国检、海事、外汇管理、工商、国税、商务部门等多方业务系统互联,使运输工具、进出口货物、人员出入境、外汇结转、企业身份认证、交税及退税和进口配额等手续办理在一个窗口下完成,实现口岸申报通关无纸化。
“单一窗口”是国际贸易便利化的重要举措。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我国“单一窗口”最早在上海自贸区试点,国务院《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称,2017年在全国所有口岸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拱门亮相光谷高新大道。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目前第一批自贸区试点上海、福建等地,当地全部的进出境船舶、跨境电商商品、国际邮件快件都是通过“单一窗口”进行检验检疫申报。以前,一艘国际航行船舶办理出入境手续,需分别跑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等4家口岸联检单位。如今,通过出入境船舶单一窗口信息系统一次性录入申报信息,分别发送到4家联检单位的系统,平均申报时间由1小时缩短到5分钟,每艘次申报可节省纸质单证257页。而通过当地口岸“单一窗口”的合格跨境电商商品,最多6秒就可以实现验放。
武汉光谷一家高科技企业负责人介绍,原来武汉通关没有上海、广州便利,为免麻烦,公司涉及进口事务都是直接走香港,而产品出口都是委托深圳的企业。
迈德同信(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进出口资质三年,业务涉及健康快消品和慢病医疗器械耗材的进出口,都是委托上海的企业或广州的第三方办理。公司负责人说,如果武汉实施“单一窗口”,实现能通关一体化、以后就不需要到处跑,那当然更能节省企业各方面的成本。
几年前曾有媒体报道,武汉外贸中的中小企业难走出国门,主要是配套服务链条跟不上。“单一窗口数据互联互通后,武汉已备案登记的外贸企业将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