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来,洪湖的朱女士每天感觉左边耳朵内有“咚咚”声音,令她寝食难安, 四处求医都无效。4月20日,协和医院功能性神经疾病多学科合作团队专家为她进行了显微微创神经减压手术,将其颅内原本相连的听神经和四根血管成功隔开,帮她成功消除耳鸣。据悉,该手术为华中地区的首例,在国内也仅有数例。
4月27日上午,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左耳已恢复正常的朱女士精神十分放松。63岁的她来自洪湖,一年多以前,她的左边耳朵里出现一些“咚咚”的声音,就像小马达在响。声音时断时续,开始也没在意,以为会慢慢好,可是过了些日子,这声响没有消失,反而变大了,而且左边眼角肌肉也不时抖动,令她寝食难安,痛苦异常。她到当地多家医院求医,但医生都未查出病因。她接受了多种药物、针灸治疗,也无效果。
4月中旬,她到协和医院就诊。接诊的功能性神经疾病多学科合作团队负责人—神经外科熊南翔教授与神经影像科刘定西教授和刘小明博士一起,通过特殊磁共振技术手段,发现了朱女士左侧听神经颅内段有多支小血管横跨走行,顽固性耳鸣的原因极有可能是这些血管引起。
他们与耳鼻咽喉科肖红俊教授集体讨论后,共同制定了周密手术方案,决定采用最新的微创显微技术将血管从听神经上分离开,从而起到听神经减压作用,消除耳鸣症状。
4月20日,经过2个小时的手术,医生全程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实时神经电生理监测各项神经状况,用微创方法,在朱女士耳后切3厘米长的切口,将听神经和四根细小血管成功隔开,出血不到20毫升。术后醒来,效果良好,朱女士长叹一句,“我的耳根终于清静了”。
功能性神经疾病多学科合作团队成员—耳鼻咽喉科肖红俊教授讲到,耳鸣是种非常折磨人的疾病。有很多病因可以导致耳鸣,比如中耳炎,内耳梅尼埃病,神经性耳聋,听神经肿瘤,内耳供血不足等等。一般耳鸣通过针对病因的治疗都会好转,但也有持续无效的,这种就叫顽固性耳鸣,其多数跟听神经被血管压迫有关。
熊南翔教授介绍,听神经被血管压迫是顽固性耳鸣的重要原因。听神经被血管压迫后,产生异常放电,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可将产生异常电的血管从神经上剥离,声响感就会消失。这个手术的难点是在脑干区操作,周围神经复杂,血管密布,稍有不测,就会发生严重问题。此前已做过上千例血管减压手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次联合耳鼻咽喉科开创了华中地区首例微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顽固性耳鸣,效果十分理想,虽然不是适用于所有耳鸣患者,但为目前顽固性耳鸣的治疗方案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贡献。(张万军 通讯员刘坤维)
关注大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achuwang),给你有用有趣有料的资讯,还有好礼天天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