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列车:让湖北开放踩上“无敌风火轮”
2017-05-10 16:09: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02.jpg

  5月5日,一列载满中国商品的中欧班列从武汉出发,驶往德国汉堡。记者 王振栋 摄

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 赵莎莎

  “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丝绸之路精神内涵。

  而一班中欧(武汉)班列,则让武汉迈向全球货运转运中心,推动着湖北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

  5月5日,一列载满中国商品的中欧班列(武汉至汉堡)从武汉铁路局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开出,经汉丹线、焦柳线运行,由阿拉山口出境驶往德国汉堡。

  中欧(武汉)班列自2014年常态化运行以来,大量电子产品、汽车配件、服装、日用生活品等源源不断运往欧洲十几个国家。同时,德国啤酒、白俄罗斯原装牛奶、意大利点心等10多个欧洲国家的100多种食品,纷纷进入武汉市场,甚至转运到中部其他省市,丰富着老百姓的餐桌。

  截至目前,中欧(武汉)班列运输货物实载率达95.48%,货物总价值接近16亿美元,在全国20多个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中,武汉这些数字名列前茅。

  一班列车,让湖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中,更让湖北对外开放踩上了“无敌风火轮”。

01.jpg

WAE线路辐射图。图片来自汉欧国际网站


湖北由内陆腹地变身开放新高地

  湖北是一个内陆省份,多年以来产品出口多是“借船出海”——即经长江水运至东部沿海城市,再走海上运输通道运往欧洲,整个行程需要40多天,物流成本很高,不利于外贸发展。

  “早在2012年,以武汉为代表的湖北,希望成为中部地区的开放前沿,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打通湖北产品直接出口到欧洲的快捷运输大通道,被提上议程。”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欧国际)董事长王利军介绍。

  2014年,中欧(武汉)班列开始常态化运行,线路延伸到了德国汉堡、杜伊斯堡和俄罗斯莫斯科等地,全程运输时间比水运缩短一半以上,运费则与水运相当,湖北也因此更好地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中。

  不过,和全国其他中欧班列一样,中欧(武汉)班列最初也面临“吃不饱”的窘境。当时主要是为富士康、东风、冠捷等湖北大型制造企业提供定制专列发运服务。2014年全年仅发出26列班列,发车频率并不算高。

  后来发现,湖北出口需求其实很旺盛,但大多为中小企业,他们发出的货物往往支撑不起一个专列。所以,从2015年开始,在定制专列的基础上,中欧(武汉)班列相继开通了公共班列以及零散发运和拼箱业务。2016年则推出“私人定制”业务。

05.jpg

汉欧国际与京东商城达成战略合作。记者 赵莎莎 摄

今年4月18日,在京东商城华中区合作伙伴大会上,汉欧国际与京东商城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主要为捷克、波兰、俄罗斯、德国、法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提供定制班列、公共班列、零散发运、拼箱业务等服务。

  由此,中欧班列(武汉)从为大型制造企业提供专列服务,逐步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班列服务,直到面向未来的为小微企业、跨境电商乃至个人提供拼箱服务。

  中国铁路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欧班列共开行1702列。其中,中欧(武汉)班列开行234列,占比达13.75%。

  一条中欧(武汉)班列,让湖北正由内陆腹地变身开放新高地。

03.jpg

2月23日下午,正在湖北进行友好访问的法国总理贝尔纳·卡泽纳夫一行,出席里昂至武汉中欧班列接车仪式。记者 王振栋 摄

  欧洲美食日用品走进武汉市民生活

  今年2月23日,一趟从法国里昂发往武汉的中欧班列抵达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车上装有法国葡萄酒、糕点等美食。正在湖北访问的法国总理卡泽纳夫抵达现场,亲自打开一瓶法国葡萄酒品尝。

  此前,国内首次开往法国的中欧班列上,满载机械产品、LED灯、服装等汉产精品的列车,从武汉铁路局吴家山站开出,横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6个欧亚大陆国家。15天后,抵达法国里昂韦尼雪车站。

  这是中国首个以法国为终点的中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是湖北省为顺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对外“走出去”步伐而专门建设打造的横跨中欧的运输大动脉。

  “武汉至法国里昂的班列开通前,公司在研究回程货时,决定引进法国的红酒等各种美食。但由于沿线要经过沙漠、戈壁等高温、严寒地区,温差相差几十摄氏度,如何控制温度十分关键。”王利军介绍。

  为此,公司从外省采购了一台能装800升汽油的保温箱,通过电脑系统实时控制其温度(-25℃—25℃之间)。这样,从法国里昂到武汉全程17天,保温箱能确保法国原装食品送到市民手中。以前,法国葡萄酒通过海运抵达上海、广州等地,再通过公路或铁路抵达武汉,时间长、成本高。如今市场零售价比过去的批发价还便宜30%。

  不久,汉欧公司又购买了10台保温箱。现在,原瓶原装葡萄酒、食用油、啤酒、面粉、牛奶等产品正通过中欧班列,越来越多地走进武汉市民的日常生活。

  一条中欧班列,让武汉和法国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04.jpg

  今年2月23日,一趟从法国里昂发往武汉的中欧班列抵达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记者 王振栋 摄

  未来将武汉打造成国际物流中心

  “中欧(武汉)班列的定位,是建设国际铁路货运大通道,最终目的是将武汉打造成国际物流中心。”王利军表示。

  武汉,故有“九省通衢”之称。汉欧国际与武汉铁路局合作,正在打造一个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国内铁路“天天快班”运输网络,目前已开通“广州-武汉”、“成都-武汉”、“深圳-武汉”往返线。同时,打通长江黄金水道,携手阳逻港,依托武汉至上海洋山港的江海直达班轮、泸汉台班轮、东北亚日韩班轮等水路运输,实现铁水联运。武汉天河机场T3、T4航站楼投入使用后,汉欧国际也会和航空运输联动起来。

  这样,内陆及沿海地区货物可通过“铁水公空”多种联运方式,经武汉中转直抵亚欧大陆腹地,从亚欧引进回来的货物也可从武汉分拨至内陆及沿海地区。现在中欧(武汉)班列已能为华中、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的企业服务,武汉成为国际物流中心指日可待。

  当前中欧(武汉)班列去回程共有15条国际线路。比如,从武汉出发,经由新疆阿拉山口或内蒙古满洲里出境,可以直达捷克、波兰、俄罗斯、德国、法国等“一带一路”沿线28个亚欧国家、60余个城市。未来,中欧(武汉)班列还将跟随“一带一路”上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的建设,积极开通其他路线。

  王利军表示,随着湖北自贸区的建设,湖北与欧洲各国的商品贸易会更加频繁,中欧(武汉)班列的货运量会越来越大。今年,该班列开行量将超过200列,明年力争实现天天发。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