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荆楚十佳母亲名单揭晓 用母性光辉感动世人
2017-05-11 10:35: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原标题:图文:感动荆楚十佳母亲名单揭晓

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有一个人,一生一世为你等待。昨日,经过网络投票、专家和评委评审,本报与省妇联联合主办的寻找感动荆楚十佳母亲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十佳母亲分别是:陈春芳、张小红、梅惠平、胡远兰、汪天姣、邹爱华、周贤芝、陈春苔、张涛、潘忠秀。

十佳母亲的事迹,感动着万千读者。从5月2日开始的网络投票,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有51万人次浏览,23万多人次参与。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这十位母亲母性的光辉,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洗礼与感动。母亲们的故事令人感动,她们的命运同样也牵动人心。据了解,省妇联和各市州妇联、社会爱心人士在今后还将根据十佳母亲的实际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行动,让她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陈春芳

铁女治儿救夫帮助更多孩子

2008年,陈春芳1岁半的儿子患了脑瘫。从此,她走上了背儿看病的漫漫之路。祸不单行,儿子快五岁时,丈夫查出患了尿毒症晚期,需要换肾。在照顾儿子和丈夫的过程中,人称“铁女”的她考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自学了针灸、按摩、体能锻炼、感统训练、语言训练,帮助儿子和丈夫康复治疗。

如今,儿子已入读小学,丈夫进行了肾移植手术,身体指标全部恢复,回到工作岗位。2015年,她在武汉市民政局注册了陈春芳工作室,为脑瘫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和社会融入实践活动,至今已经帮助了70多个孩子。

张小红

带自闭症儿子走进音乐殿堂

在汉口百步亭社区的家中,22岁的忻俊冲十指翻飞,优美的旋律从黑白琴键涌出。48岁的张小红坐在儿子身边,既欣慰又陶醉。忻俊冲从小患有自闭症,无法正常与人交流,但在音乐的殿堂里,他却找到了自己的天空。

为了给儿子做康复训练,她和丈夫带着儿子,骑着摩托车穿行于武汉三镇。儿子在课堂上不守纪律,却会唱幼儿园教的歌曲,这让她意外发现了儿子的音乐天赋。为了鼓励儿子学习钢琴,她自学了一首最简单的练习曲,正是这首曲子,让儿子沉下心来,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考过了钢琴业余十级。

梅惠平

十多年如一日背着两儿求学

在黄石市黄石港区覆盆山社区的一栋一楼平房里,住着特殊的一家人。母亲梅惠平独自照顾着两个患有“渐冻症”的儿子。每天梅惠平都背着儿子去上课的教室,上大学的大儿子上完一节课就要换教室,所以梅妈妈每天还要算好时间去学校背大儿子换教室。每天最少8趟,一条路走了2000多遍。

这样的生活,梅惠平已经坚持了十多年。尽管两个儿子都患有无法治愈的疾病,但她没有放弃他们,并坚持让他们上学。今年6月就要毕业的大儿子,正在找工作,梅惠平说,如果可能,她愿意背着他去上班。

胡远兰

妈妈狠心逼迫托起女儿梦想

“在妈妈心目中,你永远都是最棒的,就算拿别人家健康的孩子跟我换,我都不愿意”。这话是一位母亲对她双腿瘫痪、终身都要坐轮椅的女儿说的。这位刚强的母亲就是家住宜昌市宜都市陆城头笔社区的胡远兰。

女儿李玉洁7岁时被查出类风湿关节炎,终身要与轮椅为伴。胡远兰没有放弃,她狠着心逼着女儿学会了生活自理,让她独自坐火车出门,只为以后自己老了,女儿还能生活下去。李玉洁今年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她的报告文学《梦想在110厘米之上》广受好评。李玉洁说,是妈妈的双手,托起了她110厘米之上的梦想。

汪天姣

小小的煎饼摊撑起一个家庭

儿子患脑瘫,两年的求医路上,花了36万余元。屋漏偏逢连夜雨,2016年10月,爱人李义栋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面对从天而降的磨难,汪天姣的选择是支起那个煎饼摊,用双手向命运抗争。

面对镜头,这位眼角含着泪的母亲说:“我必须要坚强下去,现在家里重担我必须要扛起来,两个人我都要救,我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即使自己需长期服用降压药,她仍然起早贪黑出摊卖煎饼。本报报道后,引来众多网友捐助时,她主动叫停了捐款,因为丈夫的医疗费已足够。汪天姣说,将来还要用煎饼摊,撑起这个家。

邹爱华

饼嫂坚守17年为女儿她说值

在钟祥石牌,有这样一位残疾母亲邹爱华,她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供两个女儿完成学业。大女儿大学毕业,在四川工作。小女儿也以优异的成绩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

她在自家门口,支起一口烧锅,一架就是十七年。做葱饼很辛苦,她每天早上五点多就开始干活,一直要到晚上天黑。每天用行动不便的双腿来回移步在炉灶口和锅盖之间,十多个小时下来,双腿都是浮肿的。十七个春夏秋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锅盖、炉灶、火钳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是邹爱华说,为了女儿,值!

周贤芝

照顾截瘫儿媳婆婆也是好妈

周贤芝,72岁,十堰郧阳区杨溪铺镇云彩山村2组农民。14年来,只能依靠她的照顾才能生存下去的人,并不是她的亲生女儿。但她的照顾,如同对亲生女儿一样细致入微。

2001年,她的儿媳卜昌娥因触电,四肢被高位截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4年来,周贤芝像照顾亲生女儿一样,照料着儿媳的生活起居,无怨无悔,被网友誉为“中国好婆婆”。她说,她嫁到我家,就是我家的人。照顾她,是我的责任。她向儿媳许下质朴的承诺:“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把你饿着。”

陈春苔

独腿柔弱母亲养出学霸儿女

陈春苔,鄂州人,1974年6月出生,左腿高位截肢(肢残二级)。2011年丈夫被查出患有食道癌,不久就永别于人世,抛下了身患残疾的她和一双可怜的儿女。这位母亲曾经也苦闷过、彷徨过、绝望过,但她最终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体残疾而消极,通过简易理发室,为周边村民理发赚取生活开支。

门前屋后一锄一锹开挖种地、种菜,支撑起一个家。女儿就读于鄂州市高级中学高三八班,名列前茅,儿子徐翔就读于胡林中学初三二班,成绩优异。看到一双儿女取得的成绩,陈春苔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总算有了收获。

张涛

儿子病情告危她捐肾脏救子

来自农村的基层计生专干张涛,在村里为人谦逊,乐善好施,工作上勤勤恳恳,多次被选为镇人大代表。

她把儿子培养成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生,不幸的是,儿子大学毕业后身患尿毒症。她陪着儿子与病痛作了四年的斗争,鼓励儿子要坚强,不能放弃。“虽然你身患尿毒症,但家庭需要你健康地站起来。”

正是张涛的鼓励,让儿子得以一边透析一边回馈着社会,儿子加入蕲春县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农村淘宝项目,服务广大村民。在儿子病情告危时,张涛果断捐肾救子,感人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

潘忠秀

勤扒苦做持家用母爱谱赞歌

三十多年来,她凭着残疾之躯,和丈夫一起培养了三个大学生,每个孩子都在各自的领域崭露头角。她三十年如一日,照料另外一个重度瘫痪的儿子,始终不离不弃;她细心照顾中风的婆婆,直至老人安然离世。

为了孩子上学,她和丈夫省吃俭用、勤扒苦做,每年逢孩子上学就东挪西凑,一卖了粮食、发了工钱,就赶紧还钱。即使那时每年都入不敷出,要靠亲戚接济才能度日,她也从来没有让一个孩子辍学。困难面前不低头,磨难当头不悲愁。潘忠秀,这位平凡的母亲,用她深邃的母爱,谱写了一曲伟大的女性赞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