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秭归推介地方特色茶 打造屈原故里新名片
2017-05-11 21:11: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4月13日,秭归圣天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在采摘鲜叶。_副本.jpg

秭归茶叶鲜叶采摘。秭归县委宣传部供图

4月13日,秭归县茅坪镇长岭村茶农在采摘新茶。_副本.jpg

秭归县茅坪镇长岭村茶农在采摘新茶。秭归县委宣传部供图

湖北日报网消息(记者王建锋 通讯员郑家裕、余雪楠、崔彧)5月11日,三峡库区秭归县举办茶叶鉴评、展销、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邀请专家品鉴评比、讨论推介。继“屈原”和“脐橙”两张靓丽名片之后,打造秭归的又一张新名片。

  鉴评会上,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茶专业副教授宋晓东说,秭归独有的小气候,造就了当地茶叶独有的特色。他对当天品鉴的36支茶样本中的特色黄芽茶印象深刻,并评价道:“条索紧细,滋味鲜爽,色泽纯黄,香气持久,作为一款养生驻颜的女士茶品,值得推广。”

  秭归地处长江三峡峡谷地区,境内山峦叠迭,独有的小气候是茶树生长的佳境。历史上曾被作为贡茶产地,有九畹丝绵茶、王家岭贡茶、露珠茶、圣天茶等特产。其中,“九畹丝绵茶”产于秭归县九畹溪镇,清乾隆皇帝品之,深感此茶清香馥郁,滋味鲜爽,回味绵长,赐名“丝绵茶”。王家岭据传在古代就曾是朝廷贡茶基地,经过近几年发展,也较为有名。

  秭归茶产业今后如何发展?茶叶论坛上,来自县内外70个茶叶企业、商户、专家,共聚一堂,纷纷献计献策。国家级茶叶专家、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副所长龚自明就茶叶国内外发展形势,以及秭归茶产业发展进行了探讨。

  龚自明说,目前世界茶叶形势依然还是产大于销,发展特色化,控制面积,拓宽消费渠道,依然是大课题。“建议秭归在茶产业发展方面,要走现代化道路,改造升级加工工艺,建星级达标茶厂。茶类结构要优化,做到差异化多样化标准化规模化功能化,突出功能化,开发高端产品,并结合屈原名人,三峡名水,打好文化牌。”

  目前,秭归县有12个乡镇、117个村种植茶叶,总面积达到11万亩,产量达到4000吨。近几年,全县摸索出一条“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茶产业年创产值3亿多元,占茶区农民总收入的80%以上。茶产业逐渐成为秭归农村继柑橘产业之后的又一个主导支柱产业,当地也正在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新的名片。

照片 023_副本.jpg

茶叶鉴评会上,专家们品鉴秭归特色茶。通讯眼王爱平 摄

暴风截图20175115259979_副本.jpg

专家闻“茶香”品鉴茶叶。记者王建锋 摄

照片 027_副本.jpg

鉴评会上参战的秭归茶叶。通讯员王爱平 摄

微信图片_20170511184750.jpg

国家级茶叶专家、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副所长龚自明为秭归茶产业发展支招。通讯员陈虎 摄

4月13日,秭归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工人在摊晾平台工作。_副本.jpg

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工人在摊晾平台工作。秭归县委宣传部供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