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兴山:“好妈妈老师”用真情为残障孩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2017-05-22 15:23: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湖北日报网消息(通讯员 胡平先)“吴妈妈,小玲又拉肚子了,裤子里面全是脏的!”5月21日,兴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吴桂英正在忙着打扫卫生,一个学生急匆匆地跑来向她求助。“赶快把小玲带到寝室,我来帮她洗!”这是吴桂英日常工作的一个片段,也是这个“好妈妈老师”爱生如子的真实写照。

吴桂英同志是兴山县特殊教育学校一名普通的保育员。五年多的保育员工作历程,1800多个日日夜夜,她和残障儿童同吃同住,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子女一样呵护。虽然从事的是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但是她凭借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将琐碎小事做到极致,不仅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连续获得“好妈妈老师”荣誉称号,而且引领学生自立自强,将学生宿舍建设成县内名片、省内标杆,荣获市级“文明宿舍”称号。

在孩子们眼里,她是无所不能的吴妈妈

“我的头发是吴妈妈帮我洗的”“我的扣子是吴妈妈帮我缝的”“我生病了是吴妈妈帮我打饭送到寝室来的”……提起吴桂英,孩子们有说不完的话。残障孩子因为身体存在缺陷,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弱,很多孩子连基本的梳头、穿衣、叠被子都不会。而照顾这些孩子饮食起居的重任大部分落在保育员身上。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吴桂英就是查看前一天的保育员日志,跟前一天值班的保育员交流,了解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及精神情况。针对精神异常和生病的孩子,她就会格外关注,用真情温暖他们,用爱心引导他们,确保每个学生学得安心,生活舒心。

2016年11月的一个晚上,吴桂英跟往常一样,照顾孩子们上完晚自习,指导他们洗漱完毕,挨个寝室帮学生盖好被子,刚进入值班室坐下,还没来得及缓口气,就听到旁边寝室的尖叫声。她赶紧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小钦同学犯了病,将被子掀到地上,脱掉了睡衣,赤条条地在寝室里跳来跳去。吴桂英一把抱住小钦,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帮她穿好衣服,将她拉到床上躺下。结果还没过两分钟,小钦又爬起来,嘴里说着胡话,又要掀被子、脱衣服。吴桂英又抱住她,轻声安抚,让她躺下睡觉。就这样,这个孩子一会儿爬起来,一会躺下去,折腾了一整夜。吴桂英也抱着她安慰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上班后,班主任带小钦去医院看医生,吴桂英才松了一口气。

“保育员,就是学生的在校父母,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是吴桂英在保育员工作总结中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的日常工作写照。残障孩子体质特殊,有的消化能力弱,又管不住自己的嘴,每次放假回家胡吃海喝,常常在上学后上吐下泻,弄得衣裤、被子全是粪便。吴大姐象妈妈一样,为这些孩子洗澡、清洗衣裤、打扫床铺是常事。而给能力弱的学生梳头,洗衣服,缝扣子,指导女孩子在生理期正确使用卫生巾,更是她的主要工作内容。学生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她,她是孩子们眼里无所不能的“吴妈妈”。

  在同事眼里,她是热情厚道的吴大姐

对学生,她象妈妈,对身边的同事,她象个热情的大姐姐,无论谁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相助。尽管吴桂英是个没有正式编制的"编外人员",但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临时工而减弱一丝一毫的工作责任感。学校舞蹈队经常参加演出、比赛,每次演出前都要重新熨烫舞蹈服。吴桂英看到舞蹈老师既要排练节目,又要忙前忙后整理、熨烫舞蹈服,她就主动揽下了这个活儿。从此,4种、近80套的舞蹈服的熨烫工作就成了她的额外任务。孩子们也成了习惯,看到谁的衣服皱了,就会脱口而出“快去找吴妈妈给你熨一下”。担任了5年多的保育员工作,吴桂英对特殊教育有了自己的理解,对特教教师,她十分钦佩。“老师们真是辛苦,真是了不起,这些娃娃才来学校的时候什么也不会,你看现在又会唱歌,又会跳舞,朗诵那么长的文章,绘画、书法样样行,老师们不简单哪!”因为对特殊教育的了解,她对特教老师特别理解和体贴。她晚上值班期间,每每遇到突发情况,只要是她能够处理的,她从不打扰下班回家的班主任。她的口头禅是:"这事我能做,老师们都辛苦一天了,就让他们睡个安稳觉吧。"同事们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热情厚道的大姐,“吴大姐”是同事们对她亲切而敬佩的昵称。

在同行眼里,她是创造奇迹的土专家

兴山特校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让残障孩子住进了“宾馆式学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让宾馆式的硬件时时、处处彰显宾馆式环境,真正打造宾馆式的宿舍,是校领导搬迁以来就思考的问题。吴桂英深知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她将做好宿舍卫生放在日常工作首位,做到了勤扫、勤拖、勤抹、勤洗、勤换、勤检查、勤消毒"七勤"。残障学生体质弱,易出汗,她就每天为孩子们洗被子。特别脏的衣服和被子,她先用消毒液浸泡,再清洗。对于自理能力弱的学生,她先是亲自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然后手把手地教,让他们掌握本领,不断成长。由于她的尽职尽责,为孩子们创造了干净舒心、温馨和谐的住宿环境。她根据季节变化更新寝室文化,让兴山特校以“花”“果”“树”为主题的寝室文化建设深受孩子们喜爱。她引导孩子们认识姓名、照片和物品编号,确保每个孩子顺利找到自己的寝室,正确取、放自己的用品。在吴桂英的长期培养下,兴山特校学生宿舍达到了“六无”“八有”“七个一条线”。六无:即无灰尘、无痰迹、无水迹、无纸屑、无果壳、无异味。八有:有保育员和值日教师24小时守护、有各种管理制度、有住读生点名册、有责任教师联系电话、有寄宿学生家长联系电话、有夜晚学生突发疾病应急预案、有应急照明、有垃圾桶和一键式呼叫器。七个一条线:即宿舍内物品摆放达到床单、被子、枕套、牙具、脸盆、毛巾、鞋子一条线。寝室卫生实现了“六净”。即地面、墙壁、门窗、玻璃、储物柜、木床每天擦洗干净。床上用品做到了“三齐”:即每天被褥叠放整齐,床单平铺整齐,枕头摆放整齐。学生宿舍成为县内一张靓丽的名片,先后接待来自县内外1000余名领导和同行参观。大家不约而同的伸出大拇指赞叹:“将残障学生的寝室打造得跟宾馆一样,随时随地一个样,有无检查一个样,不简单,真不简单!”学生宿舍于2015年12月被表彰为宜昌市“文明宿舍”。吴桂英,这个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临时工,用她自己摸索、积累的一套办法,赢得了所有领导和同行的尊重,成为同行眼里的土专家。

吴桂英以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服务理念,关爱每一个残障孩子,在保育员岗位上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好事做实,用真情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Image00001.jpg

图为:兴山特校“好妈妈老师”吴桂英在给学生穿衣服。 通讯员 胡平先 摄

Image00002.jpg

图为:兴山特校“好妈妈老师”吴桂英在给孩子们梳头。通讯员:胡平先 摄

Image00003.jpg

图为:兴山特校“好妈妈老师”吴桂英在给孩子们整理床铺。通讯员 胡平先 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