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60条河流纳入河长制管理 187名河长签责任状
2017-07-23 09:47: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曹牧桐、陈圆圆)18日下午,咸丰县兴隆坳村村支书王志华沿着唐崖河畔的羊肠小道,涉水过河,查看是否有人非法捕鱼,倾倒垃圾。爬坡下坎,1个小时后,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这样的巡查,无论春夏秋冬,王志华始终坚持每周一趟,因为,他还有另一个头衔——唐崖河河长。像这样的河长,全县共有187人,分县乡村三级,他们各司其职,“领养”河流60条,成为一方水域的守护者。

咸丰地处武陵山腹地,青山绵绵,河流密布。为守护一方水域,咸丰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崛起、分级负责,问题导向、强化监督、严格考核”原则,全面推行河长制,由各级党政负责人担任各级河长,负责相应河流管理和保护。2015年7月,咸丰县印发《咸丰县“河长制”实施方案》,构建起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河道管理体系。各级河长负责水资源保护、岸线管理、污染防治等,牵头对侵占河道、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清理整治。

“我们要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河流!”咸丰县共选出187名河长“领养”主要河流60条,各级层层签下管护责任状,县级河长负责河流巡查次数每年不低于4次,乡镇级坚持一月一巡查,村级河长坚持一周一巡查。仅今年上半年,全县就落实专项资金548万元用于河流治理保护。咸丰电视台定期播放水资源保护法规,水利部门组织上万名群众签名承诺保护母亲河。该县坚持周报告、月抽查、季督查、半年考核、年终评比,实现河流功能永续利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一渠清水绕乡村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卫华 雷巍巍 通讯员郭峰

  蓝天、白云、绿树、清流……18日下午,站在仙桃市张沟镇杨桥村,仿佛置身于一幅高颜值的水乡田园画卷中。

  全长8.6公里的西干渠,一头连着东荆河,一头连着玉带河,流水潺潺,清可见底,它像一条绿色腰带穿村而过。岸边,一块“河长制”管护公示牌上,分段河长、杨桥村党支部书记杨建军的名字赫然其上。“又看到有人下河洗衣服了,几十年前的生活场景回来啦!”杨建军看着西干渠一天天在变化。“要是在五六年前,人都不敢往河边站。那时的西干渠,两岸杂草有一人多高,成了村民的垃圾场。河水发黑发臭,河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水葫芦,有时还漂浮着动物尸体。人若下水,浑身都会起红疹子。”

  西干渠治理从今年初开始。

  抓源头,引活水。西干渠两岸200米范围内的4个直排养猪场被强制关停,加强畜禽管理;清除水面污染物,砍掉两岸杂草;引来东荆河水,让水流动起来,彻底改造水质。

  管河道就管人心。杨桥村专门聘请管理员,加强监督引导。每天,河道管理员盛万章都蹬着三轮车沿渠边巡逻,打捞水中漂浮物,维持岸边清洁。“我们都签了合同,工作要搞好。”盛万章感到责任沉甸甸的。河道治理后,杨建军也看到变化,村民不再乱丢垃圾,家家户户学会垃圾分类。

  水清了,乡村更美了。一渠清水绕村而过,岸边绿树掩映,灰砖黛瓦点缀;量子富硒水稻禾叶青青,清风徐来绿浪翻滚,草香阵阵。“我们村处处是美景,都刷爆了朋友圈。”村民杨洪林每天走在村头巷尾,习惯性掏出手机随手拍,再发上朋友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