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图为:汉江口龙王庙一带,许多市民在没有防护设施的条件下野泳 记者刘大家 通讯员徐韬剑摄
金报讯(记者刘大家 通讯员徐韬剑)连日来,江城酷暑高温,记者在长江汉江水域看到,许多市民在一些缺乏保护措施的野泳点游泳。而据了解,从今年6月2日至昨日,长江救援志愿队35个支队在长江汉江武汉段遇到多次溺水险情,成功挽救35人生命。
在长江南岸的汉阳门、月亮湾,在汉江入口的龙王庙,在汉口江滩的芦苇丛以及长江二桥的桥墩下……处处是野泳的市民。他们有的成百上千人,有的三五人结伴,还有的一个人“独游”。记者在汉口江滩二桥下看到,一位女士靠着橘红色的“跟屁虫”充气包享受“随波逐流”的乐趣。岸边有人担心地议论着:“这个人胆子好大!”
而在汉江知音桥桥墩上,防止船只撞击的缓冲设施竟成了游泳者的跳水台。一名中年男子的右手负伤还没好,给受伤的部位绑个塑料袋就下水了,还有的大人用绳子牵着孩子到江里游泳。
在汉江口的龙王庙,成百上千人在这里野泳,甚至夜泳。一名姓潘的家长忧心忡忡:“看上去这是一片一米左右的浅水带,实际上有的地方深不可测。也没有人做个水深危险的提示牌,每次带孩子来玩都是提心吊胆的。”
对此,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赵可新表示,长江汉江水文复杂,再加上来往船只、水下暗流等因素,在这些水域野泳、夜泳可谓是危机四伏,即使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都不敢轻易下水。赵可新举例说,有的家长用一根长绳牵着孩子到江中游泳,看似安全,可如果遇上暗流,不仅无法施救,甚至两人性命都会有危险。再比如很多游泳圈,包括很多人用的俗称“跟屁虫”的充气包,质量很难有保障,关键时刻无法保命。
武汉市长江救援志愿队秘书长郝振海介绍,长江汉江因野泳不断发生险情。从今年6月2日至昨日,长江救援志愿队35个支队在长江汉江武汉段遇到36次溺水险情,成功挽救35人生命,1人不幸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