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共享单车超61万辆 多家公司研发电子围栏
2017-07-25 08:27:00 来源:cnhubei.com

图为:运维人员在街头把共享单车摆放整齐

图为: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已在北京试用

楚天都市报讯策划:周保国 采写:楚天都市报记者满达 刘闪 余渊 李曼英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士峰 实习生朱丹丹

武汉目前有多少辆共享单车?61万辆!这是楚天都市报记者从各企业统计得出的数据。武汉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坦言,共享单车企业投放后管理不到位,虽然方便了市民,但也给城市添了乱,增加了政府部门的管理成本和难度。

目前,部分企业已暂停在汉投放新车。更多企业在增加投入运维力量,并研发“电子围栏”,希望从技术上破解管理难题。

武汉共享单车超61万辆

有企业已暂停投放新车

目前,武汉共有摩拜、ofo、哈罗、酷骑、牛拜5个共享单车品牌入驻。记者从各公司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摩拜与ofo各投放了20万辆车,哈罗单车投放了15万辆,4月进入武汉市场的酷骑单车投放6万多辆,再加上武汉本土企业牛拜单车投放的少数车辆,总数超过了61万。

61万辆共享单车,在人口超千万的武汉算不算多?拿人口数量略低于武汉的杭州作比较,该市共有9家共享单车企业进驻,7月最新的数据为41万辆。而目前,杭州一些区域已出现共享单车投放过量、闲置严重的情况,杭州市城管委已约谈这些共享单车企业,在相关管理条例没有出台之前,不允许再新投放共享单车。

在共享单车数量多达83万辆、骑行指数全国第一的成都,该市城管委也于近日宣布,对屡次不听劝导、不守信用的共享单车企业,下一步将禁止进入市场和限制投放数量。

湖北省一些地级市也对共享单车念起了“紧箍咒”。比如,目前有3000辆共享单车进驻的咸宁市,尽管数量未近饱和,但市区交通已受到一定影响,有关部门要求新进共享单车缓一缓。

摩拜单车武汉公司公关负责人吴昊、哈罗单车武汉公司公关负责人姜一帆均表示,目前公司已暂停在武汉投放新车。

职能部门管理迎难而上

首份216人黑名单出炉

“企业投放单车后,管理不到位,这种做法很不妥。”武汉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称,前期各家投放企业只管自己的经营,自我约束不够,长此以往,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共享单车企业赚了钱,方便了一部分群众,也给城市添了乱。”该负责人表示,共享单车出现后,无形中增加了政府部门的管理难度、成本和工作量。此前城管部门专门召集了各共享单车企业会谈,研究讨论设立电子围栏、引导车辆有序停放、企业自我约束等内容。武汉市城管委还将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纳入大城管考核,各区城管正对全市40条重点道路及175个重点部位、学校、医院、商圈周边区域的共享单车进行严管,不让它们给城市和市民添乱。

记者了解到,武汉市的共享单车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武汉市交委为主管部门,交管部门负责对机动车道上的共享单车进行管理,城管部门则承担共享单车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上的停放管理。

5月27日,武汉出台《关于鼓励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的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共享单车的发展规模应与城市道路资源和停放设施承载能力相匹配。武汉市交委相关人士称,该《指导意见》已完成意见征集,本月底有望颁布实施。

武汉市交管局也宣布,建立“共享单车使用人黑名单”,因违法使用共享单车受到刑事或治安处罚的用户、占用机动车道逆行或乱闯桥隧的用户、多次乱停乱放的用户,都将被列入黑名单,失去使用共享单车的资格。目前,首批216人已被列入黑名单。

企业运维力量捉襟见肘

多家公司研发电子围栏

18日下午,武昌和平大道四美塘,20岁的大学生胡志雄顶着烈日,坐在一辆单车上面往四周观望。胡志雄是摩拜单车的兼职运维人员,“早上7点到下午5点都要守在这里,有人乱停就要摆整齐。”

像胡志雄这样的运维人员,在共享单车聚集区域经常能看到。ofo武汉公司负责人介绍,已招募约800名单车巡检运维师傅,平均每1.5-2.8平方公里配备一名。摩拜武汉的运维人员接近600人。哈罗单车表示,在地铁站沿线等区域,每隔一到两公里就有运维人员值守。酷骑单车称,公司有50多名全职运维人员,投放点方圆1公里内配备一名。

不过记者探访发现,虽然运维力量在增加,但仍有些捉襟见肘。20日下午3时30分,记者在中国地质大学南门北街看到,20辆哈罗单车、3辆酷骑单车以及3辆损坏的小黄车横七竖八地倒在一起。记者拨打了3家公司的客服电话反映,直到下午4时40分才有酷骑工作人员赶来处理,另两家直到下午5时15分也没人到现场。

为了解决乱停乱放的难题,多家共享单车公司均称已研发“电子围栏”技术。电子围栏会指定停放区域,用户停放在该区域可获得骑行券等奖励,停在其它地方会报警并且锁不上。目前,北京等城市已经开始试点使用。

共享单车并不是洪水猛兽

解决管理难题需政企共治

共享单车该怎么管?武汉市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城”创始人柯志强认为,政府应在未来城市道路规划中,为共享单车预留一些道路和空间,引导市民正确骑行和停放。同时,政府部门也要适当限制和明确,整个城市共享单车的投放规模。

“共享单车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重生认为,共享单车在为公众带来便利的同时,确实也引发了种种问题,但人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共享单车本身。

目前,各大企业正忙于抢占市场,在大量投放的基础上,却并未投入足够的人手进行管理,这在无形中将很大一部分责任推向了社会。尚重生认为,企业应当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责任,组建起足够数量的后勤小队,对共享单车进行划片区管理。同时,由于共享单车具有公共交通的属性,政府有关部门不应该只停留在“可以管”,而是要主动作为,如出台共享单车地方管理条例、规划自行车车道、划定专有停车位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