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讯 本报记者王献科 通讯员伍公宣
猇亭一生猪养殖场欲电路改造,老板通过其表姐,找到自称是宜昌电力“周主任”的男子帮忙,经过其现场勘测,原本5万元的工程,他表示2万余元即可。却不想付款后,该男子人间蒸发。不久后,嫌疑人薛某在当阳市某宾馆落网,同房女子听说其真名姓薛,这才意识到自己也是受骗者。原来薛谎称电力公司招人,可帮助其办理入职,并骗财骗色。7月31日,因涉嫌诈骗罪,伍家警方依法对其执行逮捕。
骗术1:发假工作证图获取信任
陈先生(化姓)是猇亭区一大型生猪养殖场老板。该场地仅220伏电压,需改造成380伏才能正常运营。去年年底,他去供电公司咨询改造费用,得到答复是:按照相关规定,需5万余元。
陈先生认为这笔费用较贵,心想若找电力内部熟人,可节省开支。遂想到表姐李某(化姓)。李是城区某公司公关经理,有一定人脉关系。李听说其想法后,表示认识宜昌电力“周主任”,可委托其帮忙操作。
实际上,李与“周主任”并非知根知底。仅通过朋友介绍后,互留微信,对方发来一张工作证图片,上面写有:宜昌供电公司营运安全部主任,周某华。
去年年底,李女士通过微信,将表弟需要帮忙的请求发给“周主任”,对方表示可以帮忙,承诺“不需材料费,仅付人工费即可。具体价格看过现场再定!”同时,两人闲聊中,他询问李女士家庭状况,得知李的儿子在读高中之后,称公司正在招人去电力学校培训,毕业后可直接入职。其实这是“周主任”为日后行骗埋下伏笔。当时,李女士以为遇到贵人当即表达谢意。
骗术2:借口“走关系”频繁索要财物
次日,李女士将“周主任”电话号码转发给表弟陈先生,电话中,他详细表达了养殖场目前的用电困难,“周主任”的回复很专业,称要实地看过现场,经过勘测等才能做出预算。
几天后,在李女士邀约下,“周主任”身穿电力工作服,出现在养殖场。勘查中,说法很专业,比如在何处架电线杆,需要多少根以及如何节约成本等。最终,他预算整个改造项目需2万余元。
陈先生对此价格非常满意,对比正规渠道申请改造,价格几乎便宜一半。3人返回宜昌城区,在经过北山坡转盘时,出于感谢,陈给“周主任”塞了一条中华香烟。“周主任”与李女士姐弟离开后,找到一张“进账单”,填上自己的银行账号。次日转交给李女士时,谎称这是办事“关系人”的卡号,需立马支付5600元材料费与开户费。陈先生用手机银行向该账户转账后,接到通知:“回去等。”
谁知,这一等就是半个月。无奈之下,陈致电催促,“周主任”又要求陈先生以个人名义写份电路改造申请书。同时,要李女士准备其子相关资料,提前准备,日后去电力学校读书。
第二天,“周主任”向李女士陆续要去3000元钱,称是为其儿子上学的事请客吃饭送礼。又过几天,要去两条价值千余元的高档香烟。
至此,李女士与陈先生仍未对“周主任”表示怀疑,几乎是对其言听计从。
骗术3:喊来临时工假装施工
直至陈先生缴纳材料费、开户费1个多月,见改造事宜仍无动静,只好再次致电催促。这次“周主任”爽快答应,“明天来施工!”
次日,“周主任”出门后,换上一套电力工作服。在路边找到3名等活儿的临时工,其中2人是木工,还有1人是油漆工,要求:“只做事,不说话,一天300元。”随后,他将三人带至猇亭区陈先生的养猪场,装模作样清理了道路两旁杂草,以及转运了部分杂物。
事后,“周”给陈先生打电话,“今天已经开工,在清理线路。”紧接着,要求陈支付人工费、预埋费等共计4000余元。陈当时不在厂里,打电话向工人核实,得知确实有人施工,欣喜之余当即付款。
自从这次施工进场后,陈先生再未见到“电力工人”。他打电话询问时,惊讶的发现,“周主任”号码总是不在服务区。同时,李女士也找不到对方,微信也被拉黑。陈先生怀疑自己上当受骗,委托熟人去宜昌“国家电网”查询,发现根本没有周某华这个人。
今年5月3日,姐弟俩走进大公桥派出所报案。警方很快锁定“周主任”身份,该男子40岁,宜都人,真名姓薛,无业。7年前,曾假借恋爱之名,骗取一女子数万元。后因诈骗罪被判刑。
骗术4:假称帮人介绍工作骗财骗色
6月30日凌晨,办案民警在当阳一宾馆内发现薛某踪迹,假扮成服务员将门敲开,房内除薛某外,还有一年轻女子。
“你是不是薛某?”薛某回答是。同房女子顿时惊呼,他不是叫“周某华,周主任吗?”现场民警见状,将该女子叫到一旁询问,发现其也是一名受骗者。
该女子姓余(化姓),30岁,曾在松滋一娱乐公司工作。6月初,她与薛某通过微信交友相识,没聊多久,薛自曝家门,发送了自己的“工作证”图片,这让余对其颇有好感,一直尊称“周主任”。
两人深交之后,薛某自制了一份“宜昌电力招聘公告”,内容是该公司招聘前台接待人员。“周”承诺可介绍余某入职。来自农村的余某,渴望在城区寻求一份安稳的工作,对此信以为真。随后,“周主任”借口请客吃饭、送礼等,找余某索要近4000元。
薛某落网后,对涉嫌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说,自己曾在电力施工队做过临时工,所以对电路改造有一定了解,造成陈先生对其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