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医生到谭海波家为他检查身体
图为:谭海波在手术中
图为:谭海波在打针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向清顺 通讯员谭文斌刘铁强侯丹丹程芷
“我现在感觉很好,谢谢好心人的帮助和支持。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就能站起来了。”昨日是谭海波接受手术后的第六天,他对楚天都市报记者说。
这名31岁的瘫痪青年,坐在轮椅上给留守儿童义务补习功课,已坚持5年。楚天都市报6月20日独家报道他的事迹后,引发广泛关注,恩施州中心医院近日免费为他做了手术。“身体好了后,我会把免费学堂办下去,今后要更加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谭海波充满感激地说。
医院受感动免费为他手术
谭海波家住恩施州巴东县清太坪镇樱桃水村,上中学时因身患强直性脊柱炎而瘫痪,只能与轮椅为伴。但他没向病魔屈服,拖着病体在家里办起简易学堂,免费给留守儿童补习功课,至今已坚持5年。
此事经本报报道见报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清太坪镇主要领导专程来到谭海波家里送上慰问金,进一步了解其病情和家庭情况,将其纳入精准扶贫户进行长期帮扶,感谢他为留守孩子做的贡献。武汉也有不少好心人陆续给谭海波捐款,70岁婆婆全金玉还专程送1000元到本报编辑部,委托记者转交。
恩施州中心医院获悉此事后,被谭海波的精神感动,决定做手术帮他站起来。谭海波所需治疗费用及住院期间父子俩的生活费,全部由医院承担。
7月14日,医院派出救护车,翻山越岭来到谭海波家,对他全身作了进一步检查。专家们经过会诊商讨,确定了先期进行双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期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行走功能的治疗方案。
11岁娃清晨赶来陪伴老师
7月20日,谭海波被接到恩施州中心医院,准备接受手术。临行前,清太坪镇党委书记裴成龙和乡亲们一起来相送。“海波一家真是太苦了,他受了这么多年的罪,现在终于有希望了!”一位邻居边抹眼泪边感叹。一些谭海波教过的学生也赶来了,一名小学生拉着他的手说:“等你回来,我们给你开个大party!”
由于多年未行走,加之身体瘦弱,谭海波在父亲谭元略陪同下,先在医院接受了6天的身体检查和营养调节。7月27日,该院脊柱外科主任罗政主刀,为谭海波进行双髋关节置换手术。
知道儿子要做手术,母亲邓美玲早晨4点就从家里出发,坐大巴赶到医院。“我做梦也没想到儿子还会有这一天。虽然家里很多农活要干,但今天无论如何我都要来。”她说。
邓美玲还带来了一名11岁的男孩,他叫谭宇钒,是谭海波辅导了5年的学生,这次坚持跟到医院陪老师手术。
楚天都市报记者看到,谭海波没有一丝不安,两手平静地交叠于胸前。“我相信州中心医院,相信这么专业的好医生和护士。为了离站起来更近一步,我要勇敢一些!”他笑着说。
手术室外各方人士送祝福
早上8时许,4名医护人员把谭海波抬到手术床上,谭元略安慰儿子说:“没得事,不要紧。”
对于一般的病人来说,麻醉很简单。但是谭海波的情况很特殊,多年来的强直性脊柱炎使他的颈柱骨化,转动不自如,只能接受局部麻醉。
“大口吸气!”麻醉师们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插管,主刀的罗政走上手术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一拨又一拨的人赶到手术室外,为谭海波祈祷和祝福。下午2时许,向正应夫妇专程从清太坪镇的老家赶来了,他们的孩子接受过谭海波的多年辅导,后来考上了湖北中医药大学。“我们也做不了什么,听说谭老师要做手术,我们来看一下心情就踏实些。”
下午3时许,巴东县民政局、县残联、清太坪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也赶到医院,为谭海波送来慰问和祝福,并给他加油鼓劲。“希望更多的人特别是残疾人向他学习,学习他身残志坚的精神。”
谭元略夫妇则选择坐在离手术室大门最近的椅子上,以便于第一时间得到儿子的消息。
“今后更努力教好每个学生”
下午4时许,当听到手术室广播谭海波的名字时,在门外等候8个小时的母亲邓美玲首先冲了上去。
刚被推出手术室,谭海波就已清醒,他贴着母亲的耳朵说:“妈妈,我好了,我可以站起来了!”夫妇俩都喜极而泣,谭元略说,“没有什么言语可以形容我现在的心情。”
主刀医生罗政说,手术很成功,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康复训练很重要。“后面要通过康复训练,逐步恢复他肌肉的力量和韧带的弹性,如果顺利,预计6周至8周后他就能站起来走路了。”
这几天来,谭海波在医院进行术后康复,主要就是消炎和恢复伤口。“前几天伤口有点出血,目前已经好转。昨天进行了第一次复查,一切都还顺利。”昨日,谭海波对记者说,“感谢恩施州中心医院,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人。我会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强康复训练,争取早日站起来,回家继续把学堂开起来,今后要更加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以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