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修桥工获心肺移植重生
2017-09-26 19:55: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湖北日报网讯(全媒体记者崔逾瑜、通讯员陈菁)26日,是熊伦平接受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后的第6天。这位48岁的修桥工从术后第二天起,就拔掉了气管插管,适当活动,并按时一日三餐。
熊伦平家住麻城市福田河镇赵彭冲村熊家湾。不是这场病,他还会像过去20年一样,辗转于不同的桥梁工地,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灌混凝土、打模板、背木板……每天10多个小时的辛苦劳作,让他养成了吸烟的习惯,每天3包烟。
今年8月底一天,熊伦平半夜突然咳嗽、胸闷,次日症状加重,大喘气、满头大汗,不能平卧睡觉。他辗转了多家医院治疗,最后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经诊断,熊伦平患的是严重的冠心病,大面积心肌梗死,左心室是正常人的2倍大,且还有一个足以致命的5公分大室壁瘤。心脏重荷还累及了肺,导致肺动脉高压和肺水肿。

唯一的救命办法,是心肺联合移植手术。中南医院胸心血管外科赵金平教授介绍,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是外科中“最耀眼的明珠”,代表着现代医学的最高水平。严格的供受体配型、迅捷的手术时间、精准的外科操作、密切的多学科配合以及精心的管理护理等,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9月20日,合适供体找到,一切准备就绪。当日上午11时许,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科迅速完成静脉通道、心电监测、气管插管等手术准备。12点半,手术开始,时间分秒流逝中,赵金平团队迅速建立起体外循环。到下午2点半,左右病变的心肺离体并立刻放入供体心肺,开始完成气管重建、主动脉重建、上下腔静脉吻合等操作。下午3点20分,左右心肺吻合完成,随着监护仪上第一个心跳波形的出现,移植后的心肺在患者体内开始工作。当晚11时,患者从麻醉中苏醒,睁开了双眼。

目前,熊伦平已基本能行动自如,有望国庆前转到普通病房。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