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网讯(全媒体记者饶扬灿、通讯员郭浩、付延峰)山野菜、龙王垭茶、森林蜂蜜、黄连、魔芋……这些曾深藏竹溪山里的普通土货,如今在“电商+精准扶贫”模式下,触电后变成珍宝,成畅销全国的“网红”,实现山货变网货,产品变商品,资源变收益。今年前11个月,该县网上交易额7亿余元,同比增长120%,通过电商带动全县1.3万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29日,在竹溪召开的全国贫困地区电商扶贫助力精准脱贫经验交流会上,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黄忠明表示,将电子商务与扶贫载体进行深入融合,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抓手和重要举措,竹溪通过“三三”电商模式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样本值得借鉴。
构建“三个体系”,筑牢电商扶贫基础。构建组织体系,成立县电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专班,编制“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十三五”规划;构建培训体系,累计组织培训5800多人次;构建物流体系,以县物流中心为主导,整合350余辆物流车开通乡村物流班车,打通入村“最后一公里”。
搭建“三个平台”,强化电商扶贫服务支撑。投资1.3亿元搭建多元销售平台,使全县110多个单品进入网上销售;自主创建全国首个扶贫公益网站《老家网》,汇聚秦巴片区76个县市电商入驻,销售农特产品270余种;整合5000万元支持电商扶贫开发资金,搭建金融孵化平台。
创新“三种模式”,提高电商扶贫攻坚成效。创新“电商+产业扶贫”“电商+双创扶贫”“电商+众筹扶贫”模式,使竹溪先后成为商务部授予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务院授予的“京东精准扶贫全国试点县”、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年电商创业孵化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