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通讯员 熊利兵 王士峰 )5月20日,记者从江夏区非法码头、非法堆砂场、非法采砂船(以下简称“三非”)综合治理指挥部获悉,江夏区44家非法砂石码头(含2家水泥码头)已全部取缔,取得了“恢复长江原貌行动”的阶段性胜利。
据悉,自3月28日该区召开长江岸线环境资源综合整治工作专题会议后,专门成立了综合治理“三非”工作指挥部,并结合该区长江沿线“三非”实际,将综合治理工作总体分为宣传发动、强制拆除、江滩清理、长效机制四个环节推进,并制作工作核查表、进展横道图、码头分布示意图、工作任务明细表、工作组织架构图悬挂上墙,实行挂图作战。
历经50多天的昼夜奋战,该区“三非”综合治理成果明显。拆除42家堆砂场办公房屋,总面积9750.26平方米,拆除天元锅炉厂位于江滩存量厂房及办公房2栋近4000平方米;皮带机、破石机、支架均拆除完毕;35艘趸船迁移完毕;砂石料40万吨清运完毕;16艘非法采砂船中有2艘已自行拆除采砂机具,8艘正在拆除,动拆率达63%,剩余6艘采砂船已驶离。5月6日,400余执法人员开展“恢复江滩原貌”行动,清除堆砂场残余砂石料及已拆除物件,转运建筑垃圾,平整江滩,封堵砂场码头出入通道14处。由于近期长江水位上涨迅速,长江航道随之变宽,区域内约2公里岸线的码头支架来不及清除已被江水淹没,对航行船只带来危险,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了避免造成航行安全事故,考虑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区指挥部紧急请求市总指挥部协调市长江航道部门,从现在开始至今年10月期间,在危险水面设置航道标识,并明确表示待水位下降后,将及时清除残余支架。目前,原非法砂石码头聚集的7.6公里江滩已经清理完毕。
记者获悉,下一步,江夏区区将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抓好砂石集散中心建设运营方面,进一步巩固治理工作成果,保障航运和生态安全,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推进长江岸线资源集约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