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区15名党员连续15年关爱600名留守儿童
2016-06-07 14:36:00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讯 (通讯员 孙克亮 张利琴)昨日,长江网记者在蔡甸区了解到,该区第四小学连续15年投入10余万元,帮扶600余名留守儿童,在学校较好保障下,很多留守儿童逐渐养成了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爸爸,妈妈,老师给我买了新书包,我和外婆想你们了……”在蔡甸区第四小学留守儿童中心,7岁多的陈宇轩正对着电脑和远在他乡的爸爸妈妈视频通话。

在学校活动室里,有一个“留守儿童中心”,几台电脑,一部亲情电话,一张留守儿童分布图,一本工作台账,就是这么简单,却洋溢着满满的温暖。

近年来,蔡甸四小推行“台账+阵地+结对”的工作方法,精准关护留守儿童。具体做法是:到户到人建台账,见人见事建阵地,结对帮扶精细化。

校长谢莉表示,考虑到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午餐及休息成问题,学校筹集4万余元将进门处教工食堂改造成独立“留守儿童爱心驿站”,供留守儿童及孩子们中午吃饭和休息,在学校“留守儿童中心”,不仅设有亲情聊天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还开办了“四点半课堂”,用文体活动填充放学后的空余时间。

在二年级的刘泽平,父母外出务工后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从去年开始,他下午放学有了新去处。“以前放学就回家了,现在可以直接在学校 ‘留守儿童中心’画画,不懂可以问老师。”他说。

蔡甸区商务局工作人员邱梅是该校“留守儿童中心”志愿者之一。她说,在这里做志愿者,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知识教给留守孩子,另一方面能帮助形成一种全社会关爱留守孩子的氛围。

为实现精准关护,蔡甸区四小15名党员率先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先后该校教职工成功结对帮扶50余对。同时,鼓励该校100余名爱心人士当“代理家长”、“爱心妈妈”。

“今年六一,我送给51名留守儿童一份特殊的六一礼物,在孩子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我校请回部分家长,给孩子们一个惊喜,并给孩子们发放了学习用品。”该校副校长胡福兰说。

该校一年级班主任姚玲就是一位“代理家长”,她负责对接帮扶1名留守孩子,每个月要到各自家中走访了解情况。她说,“代理家长”需要全面了解孩子现有监护人的情况、家庭经济收入、孩子父母去向等,让孩子感到放学之后有人关心。负责结对帮扶1名留守孩子的数学教师张利琴每月都要去他们家里一次,“尽管来回一趟需要2个小时,但觉得很有意义。”张利琴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