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 武昌环卫技术创新告别洗路扰民
2016-06-22 17:56:00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讯(通讯员 殷莉红郭悦琪)有这样一群环卫工人,他们身处一线,常年与垃圾、清扫车打交道,在辛苦中通过创新寻找乐趣,每一处设备改造、作业方式的更新,都使这个愈加洁净的城市,增添着一份灵动的巧劲。

其中,来自武昌区二桥清洁队职工付国炬,8年来各种小发明、小革新7件:360度鸭子嘴、梯次作业、站卧石清洗厕刷、排枪作业、黄线靶向清洗、垃圾沉淀池等不仅避免了作业扰民,每年节约行政成本100多万元。

“车身排枪”告别白天“横冲式”作业,道路清洗不再扰民

白天洗路,污染车辆、冲脏行人衣服,为了实现环卫作业不扰民,白天原则上不用大型水车洗路(道路严重污染出外),武昌调整作业时间、方法,加大了夜间洗路力度,但白天道路的二次污染、环卫突发事件如何应对?

以付国炬为首的一线环卫工人发现,用小型福建龙马水车人工清洗,速度太慢,如果污染面积大,好几个小时都恢复不了路面。付国炬琢磨出“排枪处理方法”:在水车车身底部加装一个可调整角度的排枪,可以调整角度,车子底部出水,不会溅到行人身上,侧后方紧跟一台吸污车,达到了路面见湿却不积水,既不扬尘也无泥浆,恢复路面既快又不扰民。武昌在全市率先实现白天不洗路。付国炬的技术革新,在同行中产生较大影响,有的环卫专用车生产厂家还聘请他为“技术顾问”。

“360°鸭子嘴”挑战“推水作业”,彻底告别人工洗路作业

2008年,武汉开始大建设、大发展,给环卫工作带来了新挑战。那个时候,环卫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对于“泥巴饼”等顽固路面污染需人车结合才能解决,一条2000米长的道路洗扫下来至少需要半天,工作效率低。工人师傅常年穿胶鞋泡在水里作业,脚气、风湿、关节炎成了“职业病”,也存在安全隐患。

面对每天出土的工地,路面的污染,再靠过去的传统洗路是不行了。付国炬在水车出水口上做起了文章:把水抢变成“鸭子嘴”形,出水由过去的线形变成了扇形,清洗面积立马变大;人工不跟车,车速加快,水压变大,清洗更干净;“鸭子嘴”上加一个阀门,调整方向,实现360°旋转。传统环卫洗路方式被颠覆,过去,几个人一天洗不完一条路,现在一个人一天可以将一条路清洗好几遍,每年节约行政成本100万元,随后,改装后的“鸭子嘴”喷头还被环卫特种车辆生产厂家普遍采用。

“梯次兵团作业”代替“单打独斗”,还原道路本色

由于洒水车作业单打独作,洒水车走后,吸污车还没来得及跟上,冲洗的泥浆被社会车辆碾压后造成二次污染,使得路面灰带让环卫作业车辆不得不多次往返作业。

付国炬想出了一个新办法——环卫车梯队兵团。洒水车、高压冲洗车、吸污车……不同功能车辆保持一定距离形成梯形,协同作战,让冲水、清洗、清扫、吸污几个环节一气呵成!

路面更清洁了,还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油料成本,这一充分利用各机械设备联合作业的“梯形洗路法”很快全市推广。

武昌一线环卫工人们的发明创造可不止这些。

付国炬们提出给车辆添加右侧刷,避免作业车辆逆行的安全隐患他还率先提出清洗黄线,为此他对老车进行改装,装上小喷头,洗出来路面不仅干净,冬天还不容易结冰,这两条黄色的“生命之线”终于亮了。

他们通过改造,解决了站卧石人工清洗的难题。通过对福建龙马水车配套的长管进行分段,解决局部损坏换整根的问题,为队里节约了大笔的材料成本。发明,环卫设备生产商慕名聘请该项技术的发明者付国炬为外聘技术顾问。

这些一线环卫工们常年与垃圾、与清洗设备打交道,如此多的发明,均从未申请过专利。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