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 齐云)6月28日,为期两天的中欧低碳城市会议在武汉开幕。此次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欧盟委员会和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落实中国和欧盟于2015年6月在布鲁塞尔发表的《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促进中欧关于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城市政策、规划和最佳实践的相互交流。
在开幕式暨高级别会议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司总司长多米尼克·里斯托等发表了致辞。
解振华在致辞中指出,城市作为人类经济社会生活最为集中的区域,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减排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对实现低碳发展目标的意义重大。中国从2010年起在6个省和36个城市先后开展了两批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已经开始实施进一步扩大低碳城市试点计划。希望中欧双方深化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交流和务实合作,不断提升气候变化合作在中欧关系中的地位,把应对气候变化打造成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逐步发展的新亮点。
多米尼克表示,自从2007年以来,欧洲城市通过签署《市长盟约》,采取措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全球已有6000多个城市加入《市长盟约》,覆盖了2.1亿人口。欧盟支持中国城市以及省份低碳发展承诺的坚定信心,也会提供必要的支持,达到甚至超越中国政府所提出的减排目标。中欧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可以分享经验,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此次会议围绕低碳城市专项、碳市场建设、可持续城市规划与交通政策、低碳建筑等主题举办了多场分论坛,邀请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社会各界人士深入探讨低碳发展相关问题。会议还举办了低碳城市成就展,全面展示中国在低碳城市建设和技术领域的突出成果。
此次会议产生约344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由企业购买并提供自愿减排量,实现了碳中和。卖出收益将无偿捐赠给武汉环投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用于购置公共自行车,推动武汉公共自行车出行普及。
本次会议为中欧双方搭建了务实有效的交流合作平台,标志着中欧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机制开始走向常态化。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办城市,会议同时也提升了武汉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知名度,对于加快城市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