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挺立的脊梁 江夏区抗洪救灾群英谱
2016-07-04 16:16:00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讯记者(记者叶圣凡通讯员王夫之)6月30日至7月2日,是江夏区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雨过程,也是江夏城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内涝:强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量大,城区受渍最严重,农村低洼地区严重受灾。在严峻的形势面前,该区各级领导、各级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投入防汛抗灾,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抗洪抢险壮歌。

突发汛情就是无声的命令
  6月30日上午8时至7月2日下午4时,江夏区普降大到暴雨。降雨集中在全区北部的纸坊、庙山、藏龙岛、大桥、五里界沿线,其中,纸坊城区降雨量高达380毫米,而汽车公园站最达到了385毫米,2日上午一个小时雨量更是超过100毫米。

一边是东、南、西三山降雨汹涌汇聚,一边是汤逊湖高水位顶托,2日上午,城区“水漫金山”。有市民说,街上的水看着看着就到了膝盖。上午9时左右,北华街九全嘉广场至建材花园、文化大道北华街至金龙大街路段、古驿道职业技术学校路段、熊廷弼街至北华街路段、宏志街西段瞬间丧失通行功能,建材花园和中心港片区、东湖里片区成为泽国,大量居民被困。形势严峻,刻不容缓!汤逊湖和五里界的麦芽湖湖水暴涨,一度漫过堤坝,沿湖很多居民房屋进水,有些地段甚至有鱼在马路上游动。   

据2日晚的一组初步统计数据表明,纸坊城区11个地段渍水严重,最大渍水面积3.3万平方米,最深处超过2.3米;65座水库出现溢洪;受灾人口2.3万人,因灾死亡8人;少量房屋倒塌,紧急转移分散安置居民1000多人;农业受灾面积近20万亩,绝收3200亩,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家庭财产损失约515万元。上午8时20分左右,藏龙岛辖区的武汉光讯科技有限公司8名员工上班途中,沿院墙行走时,突遇院墙倒塌被埋。正在一线指挥抗洪的江夏区领导陈邂馨、王清华等立即率有关部门赶赴现场指挥抢救。不幸的是,经医务人员现场确认,8名员工已无生命体征。

该区防汛指挥部按照防汛预案紧急启动灾害响应,仅2日就连续召开三次紧急防汛会,听取灾情汇报,研判灾情,指挥抗洪救灾。区防指要求,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各级防汛责任人全部到岗到位。全区各相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各村和社区全体干部放弃休息,分赴抗洪抢险一线。建设、公安、城管、水务等部门有不少干部职工已经是通宵值守一线了,面对早上更猛烈的雨情、水情,他们甚至是来不及吃上一顿早餐,擦把脸又投入抗洪一线。农业部门派出所有的干部职工,分赴全区各地,指导农业抗灾。

将群众安全转移出来就是自己的使命
  在灾害面前,江夏区公安、消防、城管、水务、纸坊街等部门主动出击,紧急转移被困群众,涌现了一个个先进群体和个人。

2日凌晨4时许,纸坊街派出所民警韦定峰接到齐心花园小区物业报警:60岁爹爹胡宜培被困在一楼,他因车祸被撞成植物人。韦定峰趟着齐胸深的洪水摸黑前往查看,发现老人躺的床已漂了起来,水还在上涨。韦定峰与辅警罗绪伟撞开房门,与物业人员一起用床单将老人包裹好,举着抬出室外。上午10时,纸坊派出所刑侦中队刘伽在马山路百花园小区帮助一妇女抱一6岁的小男孩时,由于地面湿滑,不慎左膝瞌伤,来不及包扎,又投入到抢险中。

  军民鱼水情 全力救助转移受灾群众
  上午7时许,在纸坊林港村候家湾14号罗君益的平房倒塌,将另一户15号的张松林家砸成危房,纸坊派出所宁港警区民警房洪伟带两名辅警帮助两户受灾家庭转移粮食、冰箱、彩电、煤气灶、家具等生活物资,将受灾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帮助挽回经济损失4万余元。

2日早上6时,郑店街联合村宁峰养鸡场被淹,鸡场老板一家人被困。郑店派出所民警陈顺天接警后,嘱咐马上断电,然后很快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他获知报警人的婆婆已被安全转移,爹爹因抢救财物被困家中。陈顺天冒着齐胸深的浑水,将爹爹一步步背了出来。

天亮后,东湖里居民发现,一楼的通道已淹入水中,纷纷报警求助。纸坊街民警及巡防大队队员一起涉水背人。武警消防大队及森林武警紧急调来冲锋舟,中午时分将受困居民全部安全转移。

上午11时,区城管委接到群众求助,在北华街建材花园小区3楼有一名大出血生产的产妇和没出月子的婴儿被困,一般车辆无法到达。昌帝物流运输有限公司的渣土车立即赶赴现场。据固管所队员叶飞介绍,该产妇姓邓,老公不在本地,家中只有姐姐照顾,由于产妇早产,还大出血,身体虚弱,婴儿还没有满月,由于渍水原因,产妇的姐姐无法出去购买生活物品和食物。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求助热线联系上城管委。考虑到产妇有伤口,固管所队员从3楼将其抱下楼,并前后接力把她们母子和其姐姐送上渣土车。固管所队员和渣土车司机一起将这对母子送至其另一处住所内才安心离开。

截至7月2日中午12点,渣土车共转运市民350余人,救援车辆10余台。据了解,江夏城区民房渍水严重,纸坊中队和社区办出动65民队员及40民环卫人员,针对本次受灾最严重的西岗街、文化路沿线、花山社区、马山社区东湖里沿线进行抢险。解救了10余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下岗不失志 军人本色闪光辉
  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徐光祥是总后青海某部自主择业干部,曾当过世界海拔最高兵站——唐古拉兵站站长。从某部汽车团参谋长的职位上自主择业回乡后居住在富丽建材花园,十年前应聘到区委宣传部当司机。根据全区公车改革规定,6月30日晚,他正式下岗。由于他所居住的小区没有物业,他牵头组建了业委会,尝试小区业主自治获得成功。

下岗后的第一天,也就是7月1日下午,徐光祥就带着保安队长和其他业委会成员一起观察水情。该小区地势低洼,且有50多个地下室,极易渍水。2日凌晨3时许,雨势变大,一夜没睡的徐光祥喊上电工,一家家敲门叫起一楼住户,关掉地下室电源,引导老人和小孩转移。天亮后,纸坊街夜巡大队大队长、纸坊派出所民警李大桥率领队员赶来增援,将居住在地下室和一楼的居民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从2日中午至深夜,徐光祥一直坚持奋战在小区,排渍水,清垃圾。

  心系百姓优秀村书记冲在抢险救灾第一线
  2日下午,梁子湖风景区新华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连接梁子湖大道的唯一通道——北新二路路基面临被上游水塘冲毁的危险。党支部书记罗正玉带领村干部守在涵管处疏通近5个小时,但上游水塘连接下游的疏水涵管因被鱼虾、螺丝等物堵塞,水排得越来越慢。随着夜色降临,眼看疏水涵管口水流量越来越小,罗正玉说:“用绳子捆住我的腰,我下去用手捞。”几名干部再三劝阻,他却斩钉截铁,用红布绳捆住腰,一个猛子扎进浑浊的水中。两分钟过去了,他从水中露出头,换口气又一头扎了进去。就这样来回大约10分钟,终于将疏水涵管口处的堵塞物掏空,上游积水得已顺利排放,年近50的他也已筋疲力尽。

  抗洪救灾 各单位骨干勇挑重担
  从2日凌晨开始,江夏区城管局执法一中队副队长程时志就没合过眼。他一直带领城管队员守在文化大道兴苑街路口几个窨井盖旁,提醒行人小心避让。暴雨中,江夏公安、消防、城管、水务、纸坊街等派出人员2000多人,排除隐患230余处,车辆70多台,投入简易皮筏艇二十多个,解救被困群众400多人,安全转移和疏散1300多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