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70后医生赴汉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6-08-11 19:25:00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讯(通讯员 章晟 记者 吴吟溪)8月11日上午,恩施州中心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徐明奎在武汉同济医院采集18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将挽救成都一名4岁白血病男孩的生命”。

“造血干细胞是人体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因其强大的更新、再生能力,被称作‘生命种子’。”2011年在中心医院工作4年后的徐明奎对造血干细胞的认识仅限于医学知识。出于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他参与了医院组织的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

8月6日,徐明奎坐上了前往武汉的火车,他清楚地知道,这些存在于自己体内、肉眼看不见的细胞,将成为一个患有白血病的4岁男童生的希望。

徐明奎今年45岁,已在州中心医院工作了近10个年头。他的日常工作是在医院放射科操作仪器,为患者拍片。2015年7月,一个陌生的电话改变了他的生活。

电话是州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打来的,原来徐明奎的一份造血干细胞血样和成都一名患白血病的4岁男童的初步吻合,对方询问徐明奎是否愿意为男童捐献造血干细胞。

徐明奎恍惚想起,自己大概是2011年在单位组织的献血活动中参与了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5年过去,这件事几乎被他淡忘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深知这对一名白血病患者的意义,便一口答应下来:“我愿意!”

等待的日子最忐忑 怕配型不成功0

2015年9月中旬,徐明奎在州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先后两次到州血站进行血样初检和高分辨送检。徐明奎说,等待结果的日子里,自己最忐忑。

“是担心捐献对身体造成伤害吗?”

“不是,我怕检测结果不合格我不能捐献。” 徐明奎说,造血干细胞中的人类白细胞抗原,非血缘关系的人相合率只有万分之一甚至数十万分之一,如果配型不成功,那个男孩儿不知还得等多久。

二周后,检测结果出来,全部合格,徐明奎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的心却悬了起来。妻子心疼徐明奎,他却说:“咱们也是为人父母的,这个孩子也才4岁,咱将心比心想想,该不该帮?”妻子又查阅了许多医学资料,确认这对捐献者并无大碍,最终和他站在了一起。

徐明奎的母亲已年过六旬,在她眼里,儿子不能有丝毫闪失,更别说“从血里抽东西”。徐明奎反复给母亲讲解,妻子也一起做工作,最终老人也同意了。

为保捐献成功 他五一前已开始准备

捐献造血干细胞前,捐献者要接受连续几天的动员剂注射,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增生并迁移到外周血中。之后,医生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动员剂注射,会给捐献者暂时带来低热、肌肉骨骼酸痛、全身无力等症状,这一点徐明奎十分清楚。他说,这只是短暂的不良反应,一般捐献后1周至2周,捐献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就会恢复到原来水平,加上自己年轻,身体条件好,应该不成问题。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捐献,徐明奎自同意捐献后就开始锻炼身体、戒烟戒酒,即便五一期间走亲访友,他也没有破戒。

8月6日,徐明奎赴武汉射动员剂,11日正式捐献。届时,他的造血干细胞将被第一时间空运至成都,随后输入正在那里等待手术的患儿体内。

“不要关注我,请多多关注患者,多多号召大家参与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在采访中,徐明奎4次呼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