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流动车厢兜售液化气 燃气点老板被罚3万
2016-10-18 17:02:00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讯(通讯员 汪雅玲 殷骏)长真燃气徐家棚供应点老板试图扩充经营范围,赚取更多生意额,将合格的液化气钢瓶藏匿在破旧面包车内进行储存兜售,昨日,武昌区燃管办依法查处位于昙华林内一流动燃气售卖点,收缴液化气钢瓶39件。10月18日上午,该燃气点老板赵某来到武昌区燃管办缴纳3万元罚款。

除了瓶装液化气本身不合格容易造成燃气安全事故,其运送方式、存放条件不符合标准,也是燃气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为了全方位杜绝燃气安全隐患,武昌区燃管办成立燃气执法专班,启动夜间执法模式,加强夜间值守力度,打击流动燃气售卖点。今年以来,共查处多起利用面包车、厢式货车等形式运送兜售燃气瓶,这些车辆上储存大量液化气钢瓶,由于空气不流通,钢瓶处于密闭的高温环境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日前,武昌区燃管办执法队员在昙华林一带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位于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对面的人行道上,停放着的2辆破旧的面包车非常可疑,为查个水落石出,燃管办夜间执法专班派出2名执法队员在周边连续蹲守3日,发现2辆面包车在白天都是处于车门紧闭的状态,到了晚上,趁着该路段行人稀少,送气工才将面包车门打开,取出车内瓶装液化气进行运送兜售。根据燃气安全技术规范,密闭面包车储存瓶装液化气属于违法行为,而该残旧的面包车由于长时间没得到相应的保养,容易产生漏油。

10月17日上午,武昌区城管委燃管办、粮道街城管执法中队联合区公安交通大队、粮道街派出所开展联合执法,在昙华林的执法现场,执法人员对日前发现的燃气售卖点进行查处。

该流动燃气售卖点分别藏匿于车牌号为鄂A864M9和鄂AM25K7的面包车内。由于停放在人行道上的两辆面包车厢门一直紧闭,联合执法队员首先透过车窗向车内观察,看到面包车内满是液化气钢瓶,虽然车辆处于封闭状态,但透过车门缝仍然可以闻到一股液化气味道。

由于昙华林十四中周边有大量居民和学生,一旦发生燃气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为安全起见,执法人员立即将车厢门撬开,并对2辆面包车内共计39件的液化气钢瓶进行收缴,其中鄂AM25K7的面包车厢内被瓶装液化气塞得严严实实,经执法人员统计,该车内共有31件液化气钢瓶,比一家正规燃气供应点所规定的储存量还大。(正规燃气供应点规定储存量为30件液化气钢瓶)

随后,武昌区交通大队通过车牌号查询该面包车的相关信息,但始终未联系上车主,于是先将2辆面包车拖至区燃管部门指定的停保场进行暂扣。

当天下午,一名男子来到交通大队,告知交警,自己正是上午燃气查处的面包车车主,由于害怕受到处罚,当时在执法现场才迟迟不敢现身。交警得知情况后告诉其需先到城管部门处理完毕案件后才能取回车辆。

今天上午(10月18日)10点,燃气点老板赵某持《燃气经营许可证》前往武昌区燃管办,城管执法人员查看证件后,发现该证属于一家叫长真燃气的正规燃气供应公司,查获的面包车内的燃气钢瓶与赵某所经营的正规燃气供应点的燃气钢瓶属于同一供货渠道,都属于正规合格的液化气钢瓶。赵某称,见昙华林一带小区众多,利用面包车设置燃气经营店一方面成本低廉,运输方便,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扩大销售。由于自己持有正规《燃气经营许可证》,便怀着侥幸心理,以为流动售卖燃气钢瓶不会被查处,但不料最终还是被城管执法人员查获。

执法人员对赵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其用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储存、兜售液化气的行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而由于其所持的《燃气经营许可证》的核准经营地址为徐家棚,明显与实际经营、储存液化气的地址不符,违反了《城镇燃气管理条例》,根据该条例相关规定,武昌区燃管办对赵某予以3万元的行政处罚。

面对罚款,赵某甘愿受罚,并表示:公司有正规《燃气经营许可证》更应该遵纪守法,规范经营,以后要加强对公司的管理,杜绝出现类似情况。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