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盛宴”与“迷思”——2016凤凰·鼓浪屿诗歌节走笔
2016-10-24 23:01: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厦门10月2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沈汝发) 24日,2016凤凰·鼓浪屿诗歌节落下帷幕。作为中国现有规模较大的诗歌节,自21日起,百名中外诗人在鼓浪屿这一充满文艺气质的小岛上,饮酒吟诗,畅谈中西诗歌交流,仿若找到“栖居的家园”。

这是诗歌的“盛宴”。而留给诗歌这一文学艺术的,亦有许多“迷思”。

久未露面的北岛来了,他是“朦胧诗派”的开创者和代表者。“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的诗句,至今听起来依然振聋发聩,令人热血沸腾。同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的舒婷来了,她的一首《致橡树》,不知叩响了多少年轻男女的心房,“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据了解,本次诗歌节脱胎于已经举办了六届的“鼓浪屿诗歌节”,在国际性和专业性方面全面升级。厦门市文联党组书记林起说:“在社会的转型期,诗歌的生命力更加丰富。这种悠久长青、温柔刚毅的艺术形式,在抚慰心灵,弥补精神断层方面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鼓浪屿为诗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南方的秋天依然风和日丽,具有“海上花园”美誉的鼓浪屿景色十分迷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契合了诗歌的艺术形式。鼓浪屿还与许多著名诗人有不解之缘。舒婷正是在鼓浪屿成长,并在这里写下了诗歌名篇《致橡树》;蔡其矫多次夜游鼓浪屿,写下脍炙人口的《鼓浪屿》……

诗人颜非说,美丽的鼓浪屿是诗歌的最好意象,给予诗歌灵感,同时它为东西方的诗人提供了一个绝好的交流平台,让现代诗歌得到更好宣扬,成为人们心灵的寄托与抒发。

“相信鼓浪屿一定会让诗人们碰撞出精神火花,在诗性的想象中共享温暖和力量。”厦门鼓浪屿管委会主任郑一琳表示,本次诗歌节不仅是厦门的一大盛事,也将有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让中国诗歌走向世界视野。

主题为“个人化写作与外来文化影响”的诗歌国际论坛是本次诗歌节的重头戏。在论坛上,中外诗人展开充分的交流。英国诗人李道认为:“所有人都是本土又是域外的。每一种文化至少潜在的都有它的离散,每一种语言都是国际性。诗歌也是如此。”

“近百年来的新诗演变,一直存在着两个焦虑:一个是古今之争,另一个是中外之争。”诗人、翻译家树才认为,事实上,古诗仍然活在现代诗人身上,因为传统本身是血液和气脉。中外之争体现在比如“写作原创和翻译影响”这样的人为对立上。其实,文化本身就已包含“古今中外”的内容,从来没有单线直传的所谓文化。

在诗歌节期间,诗歌的命运也引发热烈探讨。毋庸讳言,诗歌曾经被视为大众的精神食粮,许多诗歌被广泛传颂,耳熟能详,一些诗人更是成为大众偶像。但在当下,诗歌文学在生活中已逐渐淡化。

  “在当下,诗歌文学确实被边缘化了。”厦门诗人黄静芬直言不讳,大量的出版社不愿意出版诗歌,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是自费印刷,首印也只有几千册,大部分也是圈内人在买。“诗歌没有走向市场,读者想看也看不到新诗。”

“诗坛貌似很繁荣,但实际上自娱自乐的多。”黄静芬认为,诗歌应该是有标准的,语言要有张力、韵律、音乐性,要有美学意义。同时,诗歌要有温暖人心的力量,无论是历史感、使命感,还是内心深处张望世界,都必须在人与人之间搭起桥梁,“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

因为《错误》《水手刀》等诗歌而风靡两岸的台湾知名诗人郑愁予说:“诗歌一定要有性情,但现在一些诗人写诗是为了‘装酷’,诗歌成了断句,缺乏情感联系。”

诗歌评论家卢辉认为,当下诗坛要摒弃那种过度的小事化、泡沫化、装饰化和琐碎化的倾向,不要沾染“诗歌自闭症”的疾病。同时,要杜绝快速精神消费的功利性。诗人要有“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的情怀和气度,要呈现时代本相和心灵质地。

另外,黄静芬、卢辉等认为,出版界、报刊、杂志等应给予诗歌以支持,评论家应有使命感,利用话语权,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