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贝鲁特10月31日电通讯:黎巴嫩民众寄望新总统带来新变化
新华社记者李良勇
“很高兴,两年多了,我们终于迎来了新总统。希望接下来黎巴嫩的一切都能走上正轨,希望当权者能真正给老百姓谋福利。”31日,在贝鲁特街头一家大饼店外,年近半百的店老板哈桑·卡西姆对新华社记者说。
哈桑向记者抱怨,贝鲁特每天都停水停电,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当权者却忙于争权夺利,对民生问题关注不够。经历过黎巴嫩内战的他说,黎巴嫩深受派别众多之苦,当年爆发内战和此前两年多选不出总统也都是这个原因。
“现在终于选出总统了,希望接下来各派齐心协力,把重点放在国家和民生建设上来,”他说。
黎巴嫩前总统苏莱曼于2014年5月结束任期,但由于主要政治派别在总统人选问题上争执不休,导致总统职位空缺两年有余,给黎巴嫩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带来严重影响。黎巴嫩议会经45次推迟总统选举投票后,最终于31日选举米歇尔·奥恩为黎巴嫩新一任总统。
奥恩当选后,不少支持者挥舞着奥恩所创政党“自由爱国运动”的橙色旗子和黎巴嫩国旗,涌上街头,欢呼庆祝。贝鲁特部分街道也挂起印有奥恩头像的海报和黎巴嫩国旗,呈现一派节日气氛。
此前,为确保此次选举安全举行,黎巴嫩军警加强警戒,在多处要道增设检查站,位于贝鲁特市中心的议会大厦周边道路更是被严密封锁。
奥恩的支持者约瑟夫说,奥恩当选是众望所归,“他早就该被选为总统”。约瑟夫认为,奥恩拥有丰富的政治和军事经验,相信他能带领黎巴嫩走出困局,“这是历史性的一天,黎巴嫩将翻开新的一页”。
年逾八旬的奥恩曾任黎巴嫩武装部队总司令、临时军政府总理。他于1991年至2005年流亡法国,后返回黎巴嫩,参加议会选举并当选议员。
22岁的大学生阿里·萨阿德对记者说,他不在乎谁当选总统,只关心黎巴嫩经济形势能否好转,“让我毕业时能够顺利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当然,选出总统总比(总统职位)一直空着要好”。
近年来,黎巴嫩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经济增速近乎为零。失业率更是高达25%,年轻人失业现象尤为严重。根据黎巴嫩劳工部提供的数字,2014年黎巴嫩青年失业人数达34.6万人。
来自叙利亚的难民艾哈迈德·伊斯梅尔持类似看法。他说,总统选举是黎巴嫩内部的事情,“与我们无关。我们只希望黎巴嫩政府和国际社会能提供更多援助,帮助我们度过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