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 叶圣凡)12月19日上午,由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组委会、中国文艺家杂志社、湖北省杂文学会、湖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武汉名人协会、长江日报与长江汉风书局共同举办的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第三十届年会暨全国首届鲁迅杂文奖颁奖活动在武汉举行。
“鲁迅杂文奖金奖”获得者
在采访中长江网记者了解到,此次“全国鲁迅杂文奖”评选,设“杂文创作奖”和“杂文学会组织奖”两个奖项,得到了全国各地杂文学会和杂文作者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共收到全国各地近300件参评作品,其中有单篇杂文,有杂文著作,也有杂文学会工作先进事迹材料。多数作者,报送的都是近几年中自己所创作的精品杂文,不仅具有思想性、批判性、建设性、时代性,而且具有艺术性、独创性、通俗性、趣味性。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鲁迅杂文奖组织奖”获奖者
经过评委会认真评选,评定出36位获奖者。其中梁衡的《为什么不能用诗作报告》、陈鲁民的《帝王的“快意”很可怕》等十篇杂文获得金奖;陈仓的《新隆中对》、王守泉的《牛头马嘴集》等作者的21篇作品获得银奖;袁成兰、董联军、吴树德、朱兆龙、白景森等五人荣获“鲁迅杂文奖组织奖”。
颁奖典礼结束后,河南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郑州作协副主席、金奖获得者陈鲁民接受了长江网记者的专访。他表示,辛勤笔耕三十余年,写作500多万字,此次凭借《帝王的“快意”很可怕》获得首届鲁迅杂文奖金奖十分高兴,感谢评委的肯定,将激励自己一直走下去。围绕当下现代杂文日渐式微的处境,他强调:“虽然眼下杂文的发表阵地、作者、读者都在减少,但社会要前进、民主法治建设更需要监督,需要更高层次的舆论鞭策;如今,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网上评论、杂文开始红火起来,不少文学大咖活跃在新的舞台上,带动更多的杂文写手崭露头角。”
上海法治报主编沈栖,此次获得鲁迅杂文奖银奖,他告诉记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思想的开放,在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思想认识高度、文艺性的提升很重要,作为全国发行、最大的平面媒体杂文展示‘窗口’,上海法治报每周2期法治随笔,以杂文为主,众多全国知名杂文家、文学爱好者以此为阵地,通过批判性、国民性落实民主监督、传颂反腐倡廉,在全国的影响很大,通过网上调查,读者反馈效果非常好。”
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杂文能够带给人正能量,促进社会进步。如今网络上一些很火的“段子”其实就是微杂文,语言风格更犀利、更直接,一语中的,其广受关注,对传统杂文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杂文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生存空间。
全国首届鲁迅杂文奖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一、“鲁迅杂文奖金奖”获得者(共10人)
杂文单篇作品6篇:
梁衡:《为什么不能用诗作报告》
陈鲁民:《帝王的“快意”很可怕》
陈庆贵:《痛打“狗心理”》
张林华:《因为是爱国者,所以是批评者》
赵青云:《形式主义的末路》
任蒙:《战胜谎言》
杂文著作4部:
陈仓:《新隆中对》
王守泉:《牛头马嘴集》
魏剑美:《非常魏道》
王乾荣:《社会病管窥》
二、“鲁迅杂文奖银奖”获得者(共21人)
单篇作品19篇:
李俊瑶:《从<蜗居>到<孔子>》
李秋河:《王旦的马夫》
张心阳:《将弁发横财 士兵发棺材》
安立志:《重提“胡服骑射”》
侯志川:《革命的西风和东风》
齐世明:《热了周杰伦,冷了周树人》
汪强:《麻雀为何要自由》
游宇明:《术道之间》
沈栖:《有“宽容”胡兰成的一天吗?》
石飞:《中西医治疗理念与中西方反腐模式》
许石林:《古人如何阻止谣诼》
于文岗:《“好看不结实”刨根儿》
林奇:《对手的成全》
刘家云:《笼中鼠》
李景阳《“衣食足”应“知书趣”》
张桂辉:《谁使囚犯成“大爷”》
姬建民:《权利的“滋味儿”》
李乔:《鲁迅先生的忠告》
肖荻:《诚信不可再打折》
杂文著作2部:
陈长林:《成语重组200则》
许家祥:《台上的风景》
三、“鲁迅杂文奖组织奖”获奖者(共5人)
袁成兰(江苏省徐州市杂文学会)
董联军(浙江省杂文学会)
吴树德(上海市浦东区杂文学会)
朱兆龙(江苏省东台市杂文学会)
白景森(宁夏回族自治区杂文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