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人用水告急,都昌县全城停水一天——江西省水利厅官网在2016年8月发布的《为了“一湖清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介绍》一文中,如是描述2007年枯水期的都昌县,以证实鄱阳湖建闸的必要性。
文中称,近几年持续下降的鄱阳湖枯水位,已给沿湖地区的饮水和灌溉造成了很大影响,占有鄱阳湖三分之一水域的都昌县受困尤深。
日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都昌县实地探访发现,正值鄱阳湖枯水期,负责为都昌县城区供水的老水厂的取水口已部分裸露在水面。
都昌县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于小求表示,为保障枯水期供水,他们不得不从每年的9月份开始,在水面上铺设临时取水管,将水泵用浮筒浮在水面上,水管还要随着水位的变化加长或缩短,“每年都得重复这样的工作”。
“2013年12月,鄱阳湖都昌水文站刷新了历史最低记录,7.53米。”于小求说,新建的二水厂的取水口设置参照了这个水位,要在比这个水位低一米多的湖底设置取水口,“必须得保证出现最低水位时也能取到水”。
枯水期对鄱阳湖周边造成了困扰是事实,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分歧横生。江西决定在鄱阳湖上建闸留住湖水,力挺声有之,但质疑声也不绝。
农田的不远处就是一座水库,都昌县共有这样的水库262座,用于农田灌溉和居民饮水。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刘霁 图
“枯水期供水成最大民生问题”
都昌县位于鄱阳湖区与入长江水道的交汇处,国土面积2669.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39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2.1%,拥有鄱阳湖1/3的水域。
自2003年以来的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长、枯水水位降低等一系列变化也对都昌县产生显著影响。濒临中国最大淡水湖的都昌,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反而成了难题——2007年、2008年、2013年,都昌出现过三次较严重的缺水情况。
据县防办统计,在2008年,全县农村饮用水困难人数达12.7万人;城镇集中供水困难更大,如都昌县城自来水厂从2008年12月22日起就出现自然取水困难,便立即从九江市请来专业清淤公司,每天花费5000余元,保证临时搭建的二级提水泵站正常取水,直到2009年2月26日,时间长达67天,包括二级提水泵站设备购置与安装,总开支达39万元(每吨水成本增加0.39元),才做到县城大多数居民家庭基本不断水。
2016年12月初,家住都昌的邵兵(化名)笑着说,去年鄱阳湖枯水期时,他曾带全家到酒店开房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