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区《武汉绿谷概念性规划》初步成果出炉
2017-01-11 12:45:00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讯(通讯员 程书雄 刘慧)去年,国务院批复武汉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武汉在6个方面先行先试。其中,在最优创新生态上,实施“创谷”计划,拿出城市最好的空间,量身制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优的配套服务,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10个以上“创谷”。近日,武汉市“创谷”计划再提速,第三批项目获批启动建设,新洲区“武汉绿谷”项目名列其中。

由德国莫莱纳公司编制的《武汉绿谷概念性规划》也已取得初步成果。8日,新洲区区长赵利洪和市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听取了规划成果汇报。

《武汉绿谷概念性规划》提出,项目区规划总面积2.46平方公里,按照所有建设用地统一管理、确保城市设计品质、短距离城市等规划策略,规划设计“武汉绿谷”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为: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社会的城市;按照模块化的街区发展模式,可持续向周边扩展,对当今社会、生态和科技具有引领作用;混合功能,构建面向未来经济、生态、科技需求的城市;将居住、工作、休闲融为一体,形成创新的绿色生活方式。两套设计方案中,都贯穿了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海绵城市、智能建筑和社区等先进理念。

新洲区领导王振、高潮、张雷咏在会上分别发表讲话,认为莫莱纳公司编制的《武汉绿谷概念性规划》具有国际化视野、设计理念超前。他们希望公司设计团队在充分了解中国国情、武汉创谷建设要义的基础上,对阳逻开发区产业现状和项目牵头企业的实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注意处理好绿谷项目区与外部区域之间的衔接关系,以“绿谷”建设目标为导向,突出产业特色、功能布局、投资测算等重点内容,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格林美车间

武汉“绿谷”是新洲区实施“创谷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选址于阳逻开发区仓埠工业园,主要依托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中建三局武汉绿色建筑产业园,重点发展“互联网+绿色循环再制造”产业,拟规划建设绿色产业聚集区、创客与研发机构聚集区、绿色消费与循环经济展示区、综合服务区、生态生活区等五大功能区。

我市已获批建设的13个“创谷”

第一批(2个)

武汉开发区:南太子湖创新谷

洪山区:联想星空·智慧谷

第二批(5个)

东湖高新区:光谷移动互联创谷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金银潭梦想特区

硚口区:汉江湾·云谷

汉阳区:龙阳湖健康谷

江夏区:江夏阳光创谷

第三批(6个)

江岸区:汉口文创谷

江汉区:江汉创谷

武昌区:中科武大·智谷

黄陂区:木兰畅谷

新洲区:武汉绿谷

东湖高新区:硅谷小镇

第三批创谷主要聚焦时尚设计、文化艺术、智能机器人、高端智能医疗影像、互联网+绿色循环再制造、北斗传感技术应用、集成电路研发设计等产业领域。目前,已吸引了香港瑞安集团、京山轻机、爱帝集团、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大学、格林美、武汉文腾集团、中国普天集团普天德胜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司、中航工业集团中航联创公司等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运营。优势的创新资源,将进一步聚集人才和创新要素,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动能。

据介绍,第三批6个“创谷”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将超数百亿元,启动建设已在近期陆续铺开。

新洲“十三五”将高水平建成产业定位前沿、创新生态良好、创业服务完善、生活便利宜居的“武汉绿谷”。“武汉绿谷”是全市实施“创谷”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选址于阳逻开发区仓埠工业园,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主要依托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中建三局武汉绿色建筑产业园,重点发展“互联网+绿色循环再制造”产业,规划建设绿色产业聚集区、创客与研发机构聚集区、绿色消费与循环经济展示区、综合服务区、生态生活区等五大功能区。

据悉,未来这里将打造成5A级绿色创新与循环经济旅游基地,成为全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节点。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