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婆婆突发心梗险丢命 孝顺儿子救其一命
2017-01-12 23:18:00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讯(通讯员 刘姗姗 记者 吴晓敏)汉口86岁的韩婆婆清晨突发脑梗,右侧肢体偏瘫动不了,意识不清,幸运的是,孝顺儿子有个习惯,每天上班前都会把早餐送到母亲床前,发现情况不妙后及时将她送到了医院,为抢救赢得了时间。神经内科医生争分夺秒,迅速打通了堵塞的血管,目前老人恢复良好,语言功能和肢体活动没有障碍。

家住汉口的韩婆婆今年已经86岁高龄,患有高血压多年,前年又查出房颤,吃了一段时间的药。由于平时没有明显的症状,后来自己就把药停了。韩婆婆的儿子特别的孝顺,自从她生病后,儿子陈先生一直在旁悉心照料。这么多年来,陈先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一大早起来给母亲做早饭,准时送到床前,看着母亲吃完,然后才匆匆赶去上班。经常半夜里都要起来到母亲的房间看看,帮她盖盖被子。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韩婆婆80多岁了,生活也能自理,精气神也很好。

前天早上7点多,陈先生像往常一样做好了早饭,准备把饭端到母亲的床前。不料,推开房门却看见母亲躺在床上,右侧肢体完全动不了,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陈先生感觉情况不妙,赶紧拨打了120,将其送到了武汉市中心医院抢救。

送到医院时,老人的意识已经模糊。经过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梗塞。神经内科医生接到急诊科医生电话,立即赶到急诊室。考虑到患者高龄,静脉溶栓后出血的风险很高,而且大动脉闭塞很难药物溶通。当时情况危急,神经内科主任经屏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和风险后,认为静脉溶栓不太适合,当机立断,决定进行动脉取栓术。医院开启了绿色通道,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直接将老人送入介入导管室,一刻也没耽误。

消毒、穿刺、造影……手术在紧张地进行,动脉造影显示,她的左边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争分夺秒,一个小时后成功取出血栓,堵塞的血管被打通了,血供立即恢复。由于治疗及时,韩婆婆语言及右肢活动恢复良好,昨日她竖起右手的大拇指点赞医生技术高超。

陈先生现在想想都觉得后怕,“如果不是送早餐时及时发现母亲发病,真不敢想象会出什么事,很有可能就瘫痪了。”

神经内科主任经屏介绍,患者是因为房颤引起的脑梗塞。房颤病人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会随着血液会进入大脑,导致脑栓塞。脑卒中的治疗关键在于抢时间,因此接受治疗越早越好,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如果不及时恢复血流,脑组织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导致瘫痪,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及生命。

专家提醒,房颤患者不要随意停药,以免招致中风。一旦发现有一侧肢体偏瘫、失语、说话不清、口眼歪斜等症状时,需尽快送医。

中风高发的几个危险时段:

1、清晨 约六成中风发生在早晨,这个时间血脂和血压波动大,最容易发生中风,因此老人在起床时尽量慢一点。

2、半夜 夜晚睡觉时血流速度慢、血压较高,有时候睡姿不对也会导致血流障碍加重,增加中风的风险。

3、冬季和夏季 冬季在寒冷刺激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夏季气温高,出汗多后导致血液粘稠,而且天气炎热情绪波会大,都很容易诱发中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