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江网讯(通讯员 荆彤 李亚楠 记者 吴晓敏)高三学生小杨打球时扭伤膝关节造成髌骨脱位,害怕耽误学习,做完手术后不到一周就出院,结果休养不到位导致小腿淤血肿胀成“象腿”,不得不再次入院。
今年二月初,小杨和几个同学一起打篮球时扭到了右膝,被父母送到武汉市第四医院(普爱医院)运动医学科,被确诊为右膝关节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断裂,需要手术治疗。考虑到小杨是高三学生,该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张青松三天后为他进行髌骨脱位矫形手术。
手术后,医生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叮嘱术后卧床至少三周,防止膝关节及下肢淤血肿胀。可手术后仅仅三天,才拔了引流管没多久,小杨父母因为担心学校开学孩子错过了复习的课程,再听医生查房时说孩子术后伤口恢复得还行,便要求让孩子出院。拗不过家长,办理出院时医生一再叮嘱,三周内尽量不下地,不要让病腿过早承重。一定要按照医生嘱托定期来医院复查,指导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方案。
上周六一早,小杨母亲带着孩子来到运动医学科门诊,“当时患者的右腿特别是膝关节处肿涨得厉害”张青松说,仔细询问回家后的情况得知,小杨回家后在床上只休养了一周,家长怕误了考前复习便让他坐轮椅上学,在学校里不可避免的又拖着病腿走动,将医生的叮嘱抛在了脑后。没想到回学校上学不到一周膝关节就又红又肿还疼得厉害,想尽早上课不误复习课程的愿望化作泡影。当天医生详细询问病情并做过体格检查后,确认了只是单纯的膝关节积液肿胀后,通过膝关节穿刺为他抽出了淤积在膝盖的将近50毫升“血水”。
“手术后要求小杨在床上静养,主要是帮助他的术后患膝康复。”在学校上课坐立时间长,加之偶尔的直立行走,会影响到患肢的血液循环、不利于化淤消肿,导致他膝关节积液,患肢肿胀”。张青松主任提醒,骨科手术和其他专业不同,手术后涉及到长期、专业、个体化的康复过程,忽视了这个,只会起到和小杨一样欲速而不达的不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