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传媒·武汉晚报9月28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张璟祎 薛源)抱着3岁的儿子坐车回老家探亲,途中发生车祸,宝宝体表受伤数百处,一块筷子长的碎玻璃直插进肛门;怀孕6个月 的孕妈缠着老公开车外出“放风”,一整天“嗨”玩下来腹痛不止,痛失双胞胎宝宝。国庆假期临近,不少人都有出 行计划。今天,武汉妇幼保健院、武汉儿童医院专家提醒,带宝宝和孕妈出行要特别当心,有一种危险叫“爸妈抱着 乘车最危险”,有一种出行叫“量力而行”。
资料图 图文无关
迎面撞上对面面包车
妈妈怀中的宝宝“飞”了出去
3岁的恒恒是黄冈人,9月10日爸爸驾驶一辆七座小面包车带他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妈妈抱着恒恒坐在后排。行驶途中,迎面撞上一辆面包车,恒恒从妈妈的手中“飞”了出去,撞上了前挡玻璃又弹了回来,猛烈的撞击在恒恒的身上留下了数百处伤痕,脸颊和背上满是玻璃碴。一块10厘米长,5厘米宽的玻璃直插入恒恒的肛门中,一半都没进了体内,看上去触目惊心。
一家三口被紧急送到当地医院急救。医生检查发现,恒恒受伤最严重,脾、肺、肾等重要脏器都有出血,一度出现失 血性休克,被连夜转往武汉儿童医院救治。经过近1个月的救治,恒恒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十一前就能出院回家。 “平时坐车我们都是把伢抱在怀里,总以为这样最安全,没想到险些害死了伢。”看着病床上的孙子,奶奶心疼得直掉眼泪。
今天,记者在武汉儿童医院骨外科走廊里听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吵声,赶过去一看,一个1岁左右的男孩哭得满脸胀红,半边小脸覆盖着红黑色的疤痕。“彤彤是昨天被送过来的,疼得吵了整整一夜。”管床护士说,当天爸爸妈妈赶在回老家前的半天空闲带彤彤出去玩,一家三口骑着电动车,回来时着急赶火车,一个急刹摔倒,彤彤被抛出去一米多远,半边脸颊血肉模糊。好在医生检查后,只是皮外伤。
记者从武汉儿童医院急诊、普外科、骨科等科室获悉,几乎每天都会碰到1-2个开车或骑电动车抱在怀里遭遇危险的孩子。
资料图 图文无关
在家困了6个月憋得慌
孕妈外出玩“嗨”了痛失双胎
34岁的张女士和丈夫结婚4年来一直计划着要个宝宝,但始终未能如愿。今年3月,张女士发现自己的例假迟迟没来, 用验孕棒一试,竟然是“两道杠”。夫妻俩去医院求证,检查后医生告知,她不仅怀孕已有6周,而且还是双胎,一家人高兴不已。
得知怀孕后,张女士就辞职回了家,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尽管每次去产检医生都说很正常,但她哪都不敢去,生怕有个闪失。9月24日,正好是张女士的生日,在家憋闷了6个月的张女士决定邀上朋友一起去木兰山景区游玩,顺便给自己放放风。
“能出去吗?”丈夫不放心。“产检结果都很好,活动一下不会有什么大碍。”拗不过妻子,丈夫开车带着一大帮子人出发了。一路美景让张女士心情格外好,玩的很是“嗨”。折腾了一整天,晚上刚到家,她就感觉肚子疼痛难忍,还见了红,家人赶紧把她送到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医生发现羊水已破,紧急实施保胎,无奈还是没能保住两个已经成型的胎儿。已经过去了4天,摸着空空如也的肚子,悲恸的张女士怎么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资料图 图文无关
带宝宝出行备好安全座椅
孕妈少去人多的景区赶热闹
武汉儿童医院骨科主任沈先涛指出,不少家长都误认为抱着孩子乘车最安全,其实恰恰相反。抱着孩子乘坐机动车或 电动车出行,一旦遭遇交通事故,孩子不仅要承受车祸的撞击,更是充当了父母的“安全气囊”,往往是交通事故中 受伤最严重的那个。
汽车碰撞试验显示,10公斤的小孩在时速50公里的车上遭遇正面撞击时,由于惯性的作用,瞬间会产生300公斤的撞击力。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成年人都没有力量能抱住孩子,孩子会像子弹一样飞出去。而使用安全座椅可将汽车碰撞事故中儿童死亡率降低71%。
沈先涛提醒,驾车带孩子出行,一定要使用安全座椅。千万不要带孩子骑电动车、摩托车出行。尽管高铁、飞机对儿童乘坐年龄没有限制,但是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尽可能避免新生儿乘坐飞机。他指出,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脑组织不稳定,飞机舱内压力的变化可能对孩子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环境密闭,人又多,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很高。
除了孩子,孕妈妈出行也要特别注意。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生曹江霞告诉记者,去年国庆期间,她们接诊了6位双胎流产或早产的孕妈,都是吃了外面不干净的食物或是户外游玩时间过长过累造成的。近日妇产科门诊也迎来了节前小高峰,每天都有三五个孕妈妈来咨询外出旅游的相关事宜,其中不少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妈计划驾车出远门,让医护人员捏了一把冷汗。
曹江霞提醒,孕妈出行不宜去得太远,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千万不要过度劳累,爬山逛街等都不适合。旅途中若有任何身体不适,如下体出血、腹痛、腹胀、破水等状况发生,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