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家庭医生国庆节期间走访签约居民获好评
2017-10-04 10:44:00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10月4日讯(通讯员 熊雯 胡凌云)10月3日国庆中秋长假的第三天,当人们都在享受着难得的假期时,硚口区的家庭医生仍在坚守岗位,黄莹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七年前,临床医学系毕业的黄莹经过一年的脱产培训和3个月的全科转岗培训,成为社区的一名家庭医生。截止目前,她和她的团队已为512名社区居民签约,187名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服务。门诊、上门,这两个角色贯穿黄莹一天的工作,国庆假期也不例外。

黄莹工作的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置并不好找,在硚口区老旧社区皮子街里。全科门诊从早晨8点开始,7点45分黄莹已换好白大褂,坐在了诊室。虽然是长假期间,但是前一天预约来就诊的签约居民就已经在全科门诊等候黄莹了,他们大多数是老年人。黄莹开始问诊,熟练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等,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并叮嘱老人每天按时吃药。

仁寿社区的卢先生,是一位高血压患者,早上发现常备的药物吃完了,今天过节家人要回家团圆,一早上他提着菜篮就急着过来开药了。测完血压,询问了卢先生最近的情况后,黄莹跟他开好了药,并嘱咐了怎么服用,怎么监测血压,节日期间应该怎样合理饮食,整个就诊的过程持续了20分钟。卢先生说“在大医院不挂号就看不见医生,挂了号就见5分钟面,还是社区的医生好,挂号是免费的,讲解也耐心。”

上午10时,黄莹拿起电话拨打了仁寿社区李玉颜婆婆的电话,然后电话中传来了无法接通的电话提示音。“怎么回事?”李婆婆80岁了,有个照看了30多年的脑瘫女儿,前段时间,老人还不小心摔了一跤,骨折了。这大过节的,难道是出事儿了?得赶紧去一趟!带好血压计,血糖仪,出诊箱,还有李婆婆常用的药——麝香保心丸,施慧达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叫上团队的杨医生,助手小杨,急急忙忙就出发了。

一进门就喊“李婆婆”,里屋传来微弱的回答声,黄莹和助手急忙进去,将李婆婆慢慢地扶出来。给老人家量血压(190/102mmHg)血压比较高,测血糖5.7mmol/L,询问老人吃药没有,李玉颜说:“我不知道药放那儿了。”黄莹急忙把带来的老人家常用的药给她服下,还仔细查看她前段时间的小腿感染情况。听说婆婆早上没有吃饭,护士小杨赶紧冲下楼去买来早餐和牛奶。老人家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这么多年的打交道,黄医生就是我的亲人,过节还来看望我,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到家来就很放心,你们的电话是83536788,是吧,我记住了,有事情就找黄医生!”。

想到李婆婆家的电话打不通,大家赶紧忙着拨打客服电话,又好好地把电话线理了理。试了几次之后,确保电话通了,大家这才放心地离开李婆婆家。

随后黄莹一行又来到了朱婆婆家。家住朱爱荣今年已经80岁了。与老伴一起住,糖尿病病史十余年,血糖控制不佳,拒绝使用胰岛素,目前在服用“格列齐特片”。黄莹给婆婆量了血压,测了血糖,还免费赠送了“阿卡波糖片”,叮嘱她“一次一片 一天三次,随餐服用”。

黄莹还贴心地送上了《节日家庭医生温馨提示》,提示单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进行的饮食、睡眠、禁烟、运动等开出的健教处方,家庭医生每逢节假日,都会向居民们发放。护士小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健康小油壶、小盐勺”,现场演示,教朱婆婆的老伴儿,一天油和盐的合理使用量。

最后一站是姚秋仙婆婆家。姚婆婆68岁,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史十余年。有膝关节退行性变,颈腰椎病史。家里的老伴长期瘫痪在床,离不开人照顾。黄医生就主动提出帮姚师傅买了她想要的“氨糖软骨素加钙片”,今天就正好给老人家送上门来。

这3位老人都住在仁寿社区,是黄莹的签约服务对象。随访途中,碰到了好多熟悉的面孔,居民们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一路走来,一路感动。

黄莹表示,一天的工作,忙碌而充实,国庆假期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看到自己被这么多签约慢病患者需要着,我就非常满足,这就是一名家庭医生职业的获得感。黄

节日期间,像她这样“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在岗位一线的硚口家庭医生还有许多,他们为社区居民筑起了健康的防护墙,是居民健康的“守护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