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新员工机器人一个顶四个 协和的这两个机器人是“中国造”
2017-12-05 16:04:00 来源:汉网

武晚传媒·武汉晨报12月5日讯(文/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涂晓晨 刘坤维 图/记者苗剑)“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我要右转啦!”

“亲,你挡到我了,请让一让!”

昨天一大早,“大白”唱着歌儿,在武汉协和医院外科楼手术室过道里忙碌。

作为机器人新员工,它已经在这层楼“试用”一年,今天正式转正啦。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智能医用物流机器人系统,它们拥有超级聪明的大脑,是医生、护士的好帮手。

目前,协和医院已经拥有两个机器人“大白”,分别为外科楼的两层手术室提供服务,一台机器人可抵4名配送员。

今后,手术室里会全是机器人吗?

新同事“不是人”

高级机器人一个顶四个

“大白”学名叫智能医用物流机器人系统,长0.79米、宽0.44米、高1.25米、容积190升,可承重200公斤。它主要承担手术室医用耗材的配送工作,接收到手术室的耗材申领指令后,会主动走到库房门前,等待库管确认身份打开货箱,并扫码核对出库耗材。接下来,再根据预先植入脑海的地形图,送到相应的手术室门口。护士刷二维码领取器械后,“大白”再继续送下一波。

矮胖的身段、灵活的“身躯”,萌萌哒的自言自语,大白给肃静的手术室增添不少轻松。

根据之前“试用期考评”,“大白”将器械从库房运送到手术室,平均每次时间为1.75分钟,每天平均运送140趟,可抵4个配送员的工作,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

而在此前,每台手术的护士平均要往返于二级库房7~8次,每天在手术室一层楼里就能轻松走满10000步,后来不得不分派专人负责运送手术间物品,人力浪费较大。

“体力不支,我要回去休息了!”服务完本楼层20多间手术室,“大白”一声“欢呼”,回到自己角落去充电。它从0到充满电约需5小时,可满负荷运行2小时,因此没事时就会主动去充电,保持能量满满。

纯“国产血统”

超级大脑协助管理医用耗材

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智能医用物流机器人系统,“大白”由医院与上海一家机器人公司联合研发,此前在医院已经“试用”一年,经过4次程序改进。

在观察阶段,“大白”运送422次,420次避开人,414次避开障碍物,419次操作反应在正常速度,运送正常。经过优化调整后,目前“大白”运输错误率为0。

“刚开始觉得‘大白’很稀奇,还曾经挡过它的路,后来习以为常,觉得就像同事一样。”一位手术室医生告诉记者。

运输、避开障碍,这都只是“小意思”,“大白”拥有超级聪明的大脑,还可准确实现医用耗材的入库、申领、出库、配送、使用记录等全过程管理,通过医用耗材“一物一码” 管理、封闭运输和身份识别管理,做到谁申领、谁取货、谁使用、用在哪位患者身上等全过程的追踪管理和信息透明。能够帮助手术室管理者实现耗材与人员的高效管理,减少配送和使用差错,实现耗材追溯,大大提高手术室内部管理效能。

医院手术室总护士长高兴莲介绍,在日间的手术耗材配送之后,智能物流机器人系统还可以实现医用耗材的使用分析和成本核算,根据手术类型不同设定不同种类耗材使用占比指标,以此进行医用耗材使用绩效评估,促进合理使用医用耗材,节约医院成本支出,帮助医院做好医疗物资的管理,在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的同时保障患者权益。

据称,同类型机器人“进口”身价高达200多万元人民币。

未来已来

今后手术室里会全是机器人吗?

要做手术了,长着偶像外表的机器人护士在旁边陪伴,聊着流行话题,缓解病人紧张情绪;机器人医生则在无影灯下忙碌操作。这看似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目前已经在医院实现了大半。

目前,武汉协和医院的妇产、肝胆、胃肠、泌尿外科等手术由达芬奇机器人操作,已经不是新鲜事,药房也装上了全自动发药机。

据医院副院长张强展望,除了为手术室完成高值耗材的管理与自动配送外,未来智能医用物流机器人系统还可以完成消毒供应室与手术室之间的手术器械包、医用被服、药品等的配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由静脉用药配液中心向全院的药品配送。

“短时间内不可能全部交由机器人,即使将来,也仍会有许多需要人工参与的地方。”多位医生认为,医疗行为的核心仍是医生,机器人只是辅助的手段。即使现在,达芬奇机器人做手术,也离不开人工操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