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上海营商环境放大招,李强要求当好“店小二”
2017-12-25 17:38:00 来源:人民网

大江东

年底,要收尾的工作极多,上海却高规格插入了一个活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书记、市长双双出席,话也说得很重,这是在放啥大招呢?据大江东工作室观察,兹事体大,事关上海下一步改革抓手。在东姐听来,李强的话极具新意,“政府公务员要强化服务意识,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各级领导干部要敢闯敢试、勇于担当,带头抓改革、促改革,在提供更好的制度供给上不断有新的突破。”

1

12月22日上午,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市委书记李强发表讲话。 陈正宝 摄

和企业“勾肩搭背”不行,“背靠着背”也不行,李强着力打造亲、清政商关系

12月22日的这个会,特别请来企业代表,不仅央企、市属企业,还有外企和民企,李强希望大家一起研究,打造上海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强力推动上海新一轮的改革开放。

为企业当好“店小二”,为营商环境放大招,这是有过浙江、特别是温州工作经历的李强,履新以来时时透露的深谋远虑。

不妨对照一下,在上海的会上,李强说,“上海必须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使上海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制体系最完善的城市之一。”

四年前,时任浙江省省长的李强,曾在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上强调,要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效率,目标就是让浙江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好、民间活力最强”的省份。

同样四个“最”,思路一以贯之。

李强在浙江的工作思路相当清晰: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效能,优化软环境。以此为突破口,横向撬动经济社会改革,纵向撬动政府自身改革,努力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为此,他还给一些地市立了军令状。

那时,李强心心念念于浙商回归工程,着力打造“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其拳拳之心,为浙商增添了回归的底气和信心,后来浙商回归连续有着创纪录表现,为浙江省发挥了输出新动能、制造新活力的作用。

那么,用什么撬动上海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呢?鉴往而知新。东姐注意到,这个月初,上海《解放日报》署名“申言”的评论就以《主动“亲近”企业》为题,直接鞭策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用‘亲’‘清’二字来描述新型政商关系,‘亲’的前提是‘清’,而没有‘亲’也谈不上‘清’。经济要发展、改革要推进,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就不要怕与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打交道。”

熟悉上海政情的人都知道,“申言”一直是代决策层立言的,从中可以观察上海市主要负责人的执政思路。“申言”指出:过去有的干部,与企业“勾肩搭背”,结果陷入腐败,代价惨痛。但有的干部为了“引以为戒”,不知不觉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不跟企业“勾肩搭背”,就跟企业“背靠着背”,平时对企业不敢多问、甚至不闻不问,用敬而远之来防止“说不清楚”。这同样是发展的阻碍。“今天特别要学会的,是摸清企业的痛点、堵点和难点”。

有位曾被痛点、堵点折腾得心神不宁的民营企业家,就向东姐竖过大拇指,“这话简直说到我们心上了!”

这个会前,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就在市内广泛调研优化营商环境,还走出去向兄弟省市学习取经,研究出台了《上海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从五个方面提出30项改革任务,总体目标是把企业办理业务全流程便利作为衡量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巩固提升优势, 务求显著提高企业对上海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感受度。

上海立下了新的“军令状”:到2018年,相关领域的短板弱项明显改善,部分领域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国际公认标准的先进水平。到2020年,各领域营商环境便利度全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2

会议邀请部分在沪央企、市属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代表参加。 陈正宝 摄

决策层为营商环境放大招,上海各层面八仙过海,各展身手

在营商环境方面,上海原先也有着得天独厚优势。曾经有企业家在某地重点投资举步维艰,后来忍痛将经营重点转到设在浦东的上海自贸区,用他的话来说,上海人规则意识强,不用非得找熟人才办得成事。

上海的市场环境、治安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在国内外都颇有口碑。目前,上海注册的外资企业总数达83935家,集聚了620家跨国企业的地区总部,435家境外金融机构,422家外资研发中心。2017年,上海财政的非税收入占比预计为11.7%,连续三年保持全国最低。上海日均新设企业1184家,企业活跃度79.8%。多年来,上海持续清理规范行政性收费,不断推进降费减负,有效降低企业负担。2016年和2017年,仅上海地方层面自主出台实施的降费减负,就累计约189亿元。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上海2013年以来已取消和调整了1941项审批事项,全市推动当场办结、提前服务、当年落地等措施,效果也很明显。

尤其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催生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各领域八仙过海,各展身手。

实施证照分离等改革后,上海工商注册便利化水平大大提升,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11月底,上海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32.4万户,同比增长7.2%,其中企业186.7万户,增长7.9%。上海市工商局局长陈学军说:“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按照国际最高标准,虚心学习兄弟省市好经验,把人家高在哪里、好在什么地方搞清楚弄明白,再把自己摆进去做对照,在学什么和怎么学上制定具体的办法和措施,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上海海关在推进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贸易便利化,先后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1项、经营性收费8项,减少核批环节74项,大力去繁就简,减少加工贸易企业70%的操作环节,通关无纸化率达93%。到今年10月,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比2016年缩短43%和44% ,提前实现压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的目标。在洋山港四期全自动码头,探索验放自动化、监控远程化、通关零等待、物流零干扰的全新即时通关模式。

上海市税务局从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优化纳税服务、改进税收执法着手,出台6个方面共28项具体措施,包括逐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出口退税项目深化应用,实现退税无纸化等。打造集约办税体系,减少准备时长。

而浦东新区投资项目审批体现国际领先水平,率先实行“多评合一、多图连审、区域评估、联合验收”,企业投资项目从取得土地到获得施工许可证的政府审批时间,带设计方案出让的不超过15个工作日,不带设计方案的48个工作日。企业办事体现一次办成,市场准入全网通办实现一键办成,社区事务全区通办实现一窗办成,政务服务信息全域共享实现一网办成,单窗通办覆盖全部市场准入事项。

“上海能有今天的成就,关键一条就是抓住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机遇,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赢得了发展先机。”李强从全球、国内以及上海自身发展三个层面分析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指出进入新时代,上海肩负新的使命,也面临新的竞争,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唯有拿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才能赢得新优势、掌握主动权。

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店小二”正想方设法纾解,事关“革命性流程再造”

然而,按“店小二”的要求来打量上海,短板犹存。上海被吐槽较多的,就有营商成本高企,政策红利变小。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在全国范围被复制与推广,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的空间依然很大。在市场准入、企业开办登记便利度、办理施工许可等方面,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在会上,李强猛敲黑板,划下三个重点:一是已有强项要更强更优。上海政策公开透明、办事规范,法治环境总体水平较好,要看到自身优势,继续努力;更要提升标杆,不断追求卓越,把长板拉得更长。二是短板弱项要提升补齐。要对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短板做一次全面梳理,尤其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实施革命性流程再造,排出补短板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尽快补齐补好。三是特色亮点要打响品牌。要围绕效率优先、创新优先等进行积极探索,打造上海营商环境不可替代的新亮点、新标识,真正使特色更特、亮点更亮,形成强大的“引力场”,不断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从会场走出来,几乎所有领导干部心头的紧迫感都油然而生。

眼下,上海官员凡事都被要求“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高水平”,营商环境自然更不例外。在应勇市长看来,营商环境好不好,最终要看企业经营成本高不高,企业办事方便不方便,还要看是否真正形成了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在上海,企业反应的突出问题之一,仍然是审批难、办事难。在营商环境大调研中,针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企业意见集中在多、慢、散:审批事项多,环节过多;审批速度过慢,时间过长,如企业施工许可平均需要279天;各部门协调不够,有些互设条件、互为前提、互为因果,前后口径不一。

怎么解决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应勇表示,核心是要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他给出五条改革路径:一是要着力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把更多先行先试举措放在自贸试验区探索试验,力争有更大突破。二是着力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推进“一照通办、一码通用、证照分离、照后减证”改革。三是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针对市场准入、施工许可、跨境贸易等审批办理,制订实施十大专项行动计划,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四是着力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努力做到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个人社区事务“全市通办”、政府政务信息“全域共享”。五是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方式,更加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去年,浦东率先对116项许可事项进行了分类改革,取消审批、告知承诺和备案的已占到许可事项的47%;目前上海全市发放的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超过184万张。浦东新区证照分离改革的经验,正被要求加快向全市推广。

“壮士断腕,刀刃向内。”这句话各区各委办局的领导干部耳熟能详,甚至有些惊心动魄。按市里的要求,区级设置的行政许可事项,原则上应全部取消,市级的基本取消或改成备案和告知承诺;涉及地方性政府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需要修改的,要求抓紧研究修改。按照行动方案,上海针对市场准入、施工许可、跨境贸易等的审批办理,正研究十大专项行动计划,争取尽快实施、尽快见效。

李强强调:要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任务举措的落实,让企业有更大获得感。要推进政府层面的改革创新,提供有效制度供给。在“放管服”改革上,该放的权要放得更彻底、更到位,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社会管理权放到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该管的要管得更科学、更到位、更高效,以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事前审批为特例;服务要更精准、更贴心。

话说得斩钉截铁,企业代表们笑了。(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李泓冰 励漪)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