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副科病”要抓改革更要抓干部教育
2014-06-03 14:13:50 来源:汉网
不知始于何时,“副科病”流行起来。有研究称,从科员到县处级干部升迁比例仅为4.4%。因多年都是“副科”,不少人自嘲患了“副科病”。于是,升迁焦虑与日俱增。或认为是组织上亏欠了自己,长吁短叹,情绪低落;或萎靡不振,无心干事,沉溺于玩乐;或丧失信念,把提拔无望当成堕落理由。(6月3日  人民日报)

“副科病”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惺惺作态表现,要知道我国公务员队伍已达708.9万人,科员到县处级干部升迁比例仅为4.4%,贵为副科级领导干部如果都自艾自怜,那么95.6%的科员兄弟岂不是更要郁郁而终?笔者认为要诊治“副科病”,就要从抓改革和干部教育两方面入手。

“副科病”一方面是少数干部的自身认识不到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副科级领导干部就该为下面的中层干部和一般科员、办事员同志做好表率。此外,干部就该要有正确平和的心态。身入公务员队伍,其实就是一场无硝烟的行政锦标赛,从公开招聘报名那天就已然开始了。领导岗位是珍稀资源,所以一定要清醒认识“僧多粥少”的现实,要善于在自身找问题。

“副科病”另一方面是现行选拔任用干部体制的问题。首先,领导干部层面存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只要不犯错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能安安稳稳占住位置。其次,干部升迁绝大部分是先被上级领导赏识,然后单位推荐、组织考察的结果。而这典型的伯乐相马,能被上级领导赏识只是少数的幸运儿。

诊治“副科病”,就要坚持改革和干部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是加快推进落实三中全会《决定》的规定: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二是加强干部管理考核、教育、关怀。要让所有副科以上干部有绩效压力,端正权力观、价值观,使之珍惜现有职位;也要给干得好的副科干部鼓励表彰,使之感受组织关怀,增强工作动力。
我是一块砖,革命工作哪里需要哪里搬!副科仅是一个职位,认清自己,找准定位才能让“副科病”不治而愈,才能心态平和地“此处”发力,也才能扎实耕耘事业,奉献自我,继而“向下扎根,向上开花”。(文/陈朝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