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分钟的直播互动节目,领导念稿子的时间竟然长达30分钟;网友提出问题未得到解答,节目单位事后将问题整理好反馈给做客单位,4个多月也不见回复。”昆明市大型直播互动节目“政风行风春城热线”今年开播以来经历了一些或大或小的尴尬,部分单位在节目中没有根据网友的诉求开展信息公开工作,而是一味的讲政绩摆成果,甚至对网友的问题不予回答。(9月16日 昆明日报)
很难想象,自上而下倡导“文山会海、化繁为简”的形势下,还有如此“念稿领导”。一档40多分钟的节目,领导念稿竟然达到30分钟,剩下的还要主持人介绍,听众提问,领导解答,这样的节目和问政方式效果怎能好,显然失去了问政节目的本质。领导一味念稿,不仅有拖延时间之嫌,更让办事效率打了折扣。
犹记得,十八届党中央新一届班子上任伊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直接提出“你们的发言稿我都已经看过,不用再念了,我们既然是座谈会,就应该多谈试点过程出现的具体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主持召开听取专家学者对党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座谈会上也提到“能不读稿就不读稿,大家根据自己所写的材料,把提纲归纳一下,空出更多时间用来互动”,显然,这已经成为了高层引领的“改会风、转文风”的一个共识。
一些领导干部揣着本本去“老生常谈”,甚至很多单位“事后无回复”,直播念通稿来打发时间,或许更怕听众们对其发起质问,节目主持的插科打诨,明显想让职能所辖问题给推出去,好似这些问政节目,已经成为了“烫手山芋”,碍于上压下捧不敢推,只能在广播里用稿子堵嘴。昆明大型问政节目“差”就差在千篇一律,领导干部上台念稿,故意打压群众问政时间,套路已经形成,给群众造成了一种问政节目没成效、领导干部没真事的假象,长此以往,节目效应失败,政府部门的形象也会在这种氛围中被烘托的一无是处。
“干得好不如说得好”,很多官员们流于这种形式上的追求。念通稿的背后,更是一种对工作实际的不掌握,对群众事情的漠不关心。直播不念稿考量着一个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和理政思维,那种“照本宣科”试图把广播当做赞美功绩舞台的人,必然会遭到人们的唾弃。面对群众提问不回答,对待问题4多个月不办结的单位,很难想象有啥真作为。在此,希望组织“昆明问政节目”的主管单位进一步加强对参与部门的回访监督力度,别让群众总吐槽,套话、空话说多了,恐怕民众也会有所不齿。(文/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