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线复兴门站,基本上天天能遇到这几个乞讨的。今天哥儿几个正数钱算收成,右边的乞讨大哥从兜里掏出了iPhone6拍照留念。(12月2日 人民网)
相信大家对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泪珠与珍珠》并不陌生。文章所提到的探亲泪、爱子泪、慈悲泪、感恩泪,无不体现着人间真善美的存在。没错,眼泪的价值堪比珍珠,岂能轻易奉送给那些“假恶丑”。
“假乞丐”的所作所为断不可与真善美相提并论。首先,假乞丐的身份失真。真正的乞丐是被生活这本难念的经逼得实在走投无路才不得不低头出卖尊严,将自己的“悲剧”揭示给路人,以换取同情,获得救助的“苦命人”。而诸如北京地铁站拿iPhone6拍照的乞丐,“跪地一天赚2000,晚上喝酒吃大匣蟹”的“职业乞丐”,以及“日薪最高上千,故事编的越惨挣越多”的18岁小乞丐等,则属于货真价实的“假乞丐”。对此类分子,人们必须擦亮慧眼,戳穿真面目,而不要被其假骗走自己珍贵的眼泪。
其次,“假乞丐”行为所散播的能量失善。回顾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假乞丐”事件,从他们的行为中不难找到共同的诱发因子: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幻想不劳而获。这些消极心理作为一种社会负能量,一旦被助长,蔓延开去其后果必将不堪设想。其中亵渎人们的爱心与善行事小,颠覆人们正确的“三观”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阻碍社会科学发展的大事。
再者,“假乞丐”的形象不美。形象是一个人的门面,而个人形象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社会的形象。“假乞丐”为适应“角色”需求,势必要对自身形象进行精心塑造。而为了使“苦情戏”更加逼真,更具说服力,塑造的手段其实是尽可能地“丑化”。当越来越多的人以“丑化”过的形象招摇于中国的大街小巷时,谁还能说这样的城市画面是唯美的呢?再说,若被哪个不怀好意的外国客人一关注,一宣传,告知于世界,那么中国在世人眼中岂不也成了“乞丐”形象!
一言以蔽之,假乞丐背离真善美,不配赢得人们的真眼泪。(薛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