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对“打屁股式内训”上纲上线
2016-06-21 09:26:05 来源:汉网

6月19日晚,一段“银行员工被当众打屁股”视频在网上热传。这段视频时长1分15秒。视频中,一位短袖男子手持话筒大声说:“准备好屁股啊!”随后,这位男子从左到右,举起板子,依次打向四男四女的屁股。板子每一次打在屁股上的响声,都可从视频里清晰地听见。当第三板子重重的落下后,一位女士整个身体朝前迈出一步,并发出痛苦声。(6月20日华西都市报)

近日,一段题为“银行员工被当众打屁股”的微视频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上被大量地转发,引得舆论一片哗然。相当一部分网友质疑银行方面公然打员工屁股,无疑给当事者贴上了人格侮辱的标签,对于女性员工来说,更像是在耍流氓。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不过是单位内部的一次员工培训会,而“打屁股”也只是其中的游戏环节之一,既有教育的成分,但更有玩笑戏谑的意味,公众没必要上纲上线,将“打屁股式内训”与人格尊严甚至人格侮辱联系起来,激起无谓的口舌之争更是大可不必。

根据媒体的跟踪调查,与会员工当时被分为了若干组,按照培训场景的设置,有唱《小苹果》的,有跳舞的,有朗诵诗歌的,但唯独有一组员工因为没有才艺可以表演而自愿选择“挨几下”,也就是网友后来所看到的“打屁股”。不容否认,“打屁股式内训”在方式上确实太过另类有些颠覆公众认知,但动辄就对其扣上尊严践踏、人格侮辱的大帽子,未免有些言过其实,太过武断与偏激。员工业绩不佳,银行管理层当然有权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大抵来看,为了提高员工的业绩水平,方式无非就两种,一是正面的引导与教育,二是反面的鞭笞与提醒,这其中就包括新闻中所说的“打屁股式内训”。应该说,以“打屁股式内训”为代表的这种反面的鞭笞与提醒方式,在效果上可能要明显优于单纯的说教式、引导式教育。再则,相较于网民的过激反应,当事员工的态度反倒显得很轻松、很坦然,在他们看来,“打屁股式内训”只是员工之间促进交流与互动的一个玩笑、一个游戏罢了,远未到挑衅、羞辱甚至道德滑坡的地步。所以,公众不妨将“打屁股式内训”当成对员工的一种挫折教育与反面警醒,没必要戴上有色眼镜偏激视之。

客观而言,“打屁股”不见得就是一种体罚方式,而是有着多重的现实意义。这种多见于长辈与晚辈之间的行为,要么是长辈出于对晚辈的爱怜与关心,要么是长辈对晚辈犯错进行的适度性惩戒,而甚少出现在平辈之间以及公司的内部管理手段之中,这也正是网友对“打屁股式内训”诸多不理解、不满意的原因所在。

当然,“打屁股式内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尽管采取的方式带有“人格侮辱”的瑕疵与不足,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员工的身体健康权,但这种瑕疵与不足却无法遮蔽“打屁股式内训”背后的正面价值与意义,不仅能够激发业绩不佳员工的斗志,还能在单位内部营造一种比学赶帮、砥砺奋进的浓厚氛围,这可能才是“打屁股式内训”最大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孱弱的、不负责任的,这是全世界教育理念的共识。对于“打屁股式内训”,公众不必上纲上线,动辄棒杀与抨击,不妨多加包容与理解。同时,站在银行的角度,也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不论正面引导耶或反面鞭策,都是一种教育,都应讲究程序艺术与手段文明,只有把握拿捏好个中尺度,才不致陷入好心办坏事的尴尬境地。(杨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