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不是“蹭热度”的工具
2016-10-27 16:03:33 来源:汉网

10月24日,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提前观影,女星范冰冰现身10分钟后遭劝离。10月25日,华中师范大学发布此次情况的详细申明,表示之前并未意料到范冰冰会出现在现场,并表明“欢迎名人名家进校园开展学术活动,不涉入任何商业活动”的立场。与此同时,范冰冰官方粉丝团称其离场是因为现场安保问题。

此事也引起了网络上的轩然大波,一时间,众多“网络键盘手”纷纷将矛头对准华中师范大学进行炮轰。作为一个热爱电影的人来说,本人对冯导刚拿下国际大奖的《我不是潘金莲》一直保持着期待的态度,同时现场范冰冰离去的做法也是十分得体、无可厚非。但在此次事件过后,却有商家和媒体借此机会大肆宣传,以百年老校之名气为自己“蹭热度”、打广告,并利用网民的从众心理将此事顶上风口浪尖,引得各路人马“开撕”,以便从中谋益。

所谓高校者,正是教书育人之宝地,而不应当是被无良之人用来走商业用途、哗众取宠的垫脚石。华中师范大学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知名师范类高校,一直坚守着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诲人不倦的桃李。而邀请名人名家进校园的学术交流对高校来说本是一件十分具有教育性质、和时代相接轨的活动,却在被人借其名声进行恶意炒作之后变了味道,引来了劈天盖地的谩骂和粉丝与学子的争执。在这一片热议中,高校被推上舆论的当口,无数网络喷子的叫嚣声不禁让人哑然,在最后,究竟又是谁从中获了利?

高校从来都不是用来“蹭热度”的工具,这也是为何众多高校一致拒绝明星入校做活动的原因所在。客观地说,明星本身并没有错,但鉴于其工作性质和商业利益有着脱不了的关系,本身便是商业社会下的消费品,加上如今社会上日益狂热的追星潮,将会给高校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不仅会打扰到学生的学习心态,还可能破坏校园原本纯洁、简单的学习氛围。

当然,适当的名人名家进校园的学术交流活动是高校中的一大创新亮点,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鼓励与引导,起到正面榜样的作用。但这也只能仅限于纯粹的学术交流,但凡这其中开始参杂商业气息,就会发酵变质,沦为投机取巧之人“蹭热度”的工具。

说回到本次事件。华中师范大学的前后做法妥当得体,范冰冰的离去也无可厚非,之后她本人也在网络上发表声明,表示要“相互理解”。华师大的做法也彰显着高校对商业性活动义正严辞的拒绝,但在这方面的度究竟该如何把握,要如何才能保持高校在现今互联网热潮下严谨的学术形象与地位,也是众多高校需要深思熟虑的一个问题。(李芸珂)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