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 日华商网讯合阳县一所花费35.9万元建的希望小学,被“转让”给村党支部原支书成为个人住宅。真让人大跌眼镜、唏嘘不已!农村是有很多小学空置,一般都作为公用较为常见,被转让为“私宅”,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听说!
深化基层治理,将惩治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延伸到农村基层这个“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部分村官各种违规违纪违法乱象,见诸报端,着实令人心痛!在实际运作中,由于监督缺位,部分村组干部话语权过大,不少地方出现了村干部越俎代庖、一手包办的现象,极易导致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特别是激化干群矛盾、诱发群体性事件或造成其他不安定因素。认真开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集中排查活动,严肃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化解基层矛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已是迫在眉睫!
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已然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农村的权力架构设置要调整。改变支部书记一个人说了算的尴尬局面,扭转农村外部监督缺失,内部监督力度较弱的现状。目前村务公开虽然推行多年,但在许多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农村的财务管理在不少地方极不规范。
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部分地区村干部规范管理。从建立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入手,实施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凡涉及重大事项,要求村干部在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之前,以书面形式向镇党委、政府进行报告,待审批后方可按程序进行。坚持村财务“两笔一章一把关一公开”制度,要求村集体所有收支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人签字,村街支部书记、村主任签字,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签字,缺一不可,否则票据视为无效。
开展廉情预警防控,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推动基层的决策执行,财务运作公开,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 基层不牢,地动山摇。相关单位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加大线索排查力度,畅通滚动摸排渠道,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当,夯实党基、国基!(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