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官”戴上“紧箍咒”防巨贪
2017-05-09 09:24:56 来源:汉网

最近,《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持续热播,观众们对剧中反腐倡廉的情节津津乐道。尤其是在前两集中,一名处长在短短4年里贪污受贿2亿多元,这让观众们感到震撼。虽说电视剧的情节大多是虚拟的,但在淮北市烈山村,就曾有过一名“巨贪村官”。据检方起诉,18年里,他将村集体资产通过各种渠道转移、侵吞,变为私有,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中国经济网  5月8日)

“小官巨贪”案件,是指职务犯罪人员职务、级别不高,但涉案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案件。而新闻中的主人公贪污高达1.5亿,可谓“贪出了高境界”。基层干部监管缺位、村居干部廉政意识弱成了反腐中的新趋势,“小官巨贪”案件频出,如何强化对基层干部、村干部的监督管理,给基层干部、村干部的权力戴上“紧箍咒”,让权力回归本位,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认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将基层干部、村干部教育工作抓在手上,经常性的组织基层干部、村干部开展党纪法规学习、听廉政党课、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用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基层干部、村干部深化为民服务宗旨,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其次,强化村级事务监督。乡镇党委和纪检部门加强对基层干部、村干部的工作指导和监督力度,引导村“两委”干部正确履职,积极推行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制度,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项目建设、低保评审、各类惠农补贴发放及村级资金使用等情况及时、准确地向群众公开,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最后,强化查处问责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监督合力,不断提高新常态下处理问题的能力,解决基层干部、村干部监管“缺位”的问题。严肃查处个别基层干部、村干部对党和国家政策、决策部署置若罔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损公肥私、侵害群众利益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提高村干部基层干部、村干部违法违纪“成本”。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的伪装,任何违纪违规违法的行为,都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面对“小官巨贪”不能被其表现所欺骗,相反反腐无禁区,反腐无特列,不管是大官还是小官,在反腐败斗争中都是侵蚀党和政府肌肤的“大敌”,都不能成为薄弱环节,管住权力,斩断贪欲,才能让有效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吴昭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