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网络上曝光一段视频,疑似雪乡女导游让游客购买1680元游乐项目,直言雪乡“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大家都是羊”,“不可以不去”。(1月15日 中国经营报)
自从《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开始后雪乡就开始火了。看到如此新闻后笔者感觉一连串暴击。视频中的导游言语措辞相当熟练,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作案。有人认为雪乡的白雪也掩不住某些人内心的贪婪,导游要服务没服务,游客要享受没享受,结果是花钱买罪受。导游虽然可恶,昧着良心赚钱,但作为背后的基础平台有没有以身作则呢?监管部门应彻查严惩。向善之心人皆有之,笔者认为这些经营乱象都是雪乡的环境和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不应该上升区域问题。
这事儿很多人不该牵扯到笼统的“东北人”,这只是一个地方的旅游景点儿,只能代表雪乡这片儿地方,其余东三省那么多地方,不能因为个别现象损坏了艰苦奋斗建设家乡的东北人民。
其实,导游在该事件起的作用并不是很重要,重点应该是旅行社低价竞争的盈利模式和政府部门监管的不足才是结症所在。如此目光短浅的经营模式下,旅行社要盈利,导游要养家、吃饭。如果认为它们是雷锋,那游客就真是待宰的羔羊。
要是明码标价事先说好,多少钱都不是问题,市场原则,就怕报团时各种忽悠,上了车又是忽悠加“威胁”要你掏钱,再加上地方有没有监督投诉途径或形同虚设,一个地方玩单纯的贵是不会让人有被坑的感觉的,缺乏诚信才会让人深恶痛绝。
雪乡的冷不止在室外,已经凉透了人心。雪乡的景色是真的美,但是商家不应该把这个美当作是诱饵,借机压榨寻美而来的人,更应该是把自己的服务和感情作为赚钱的工具,毕竟竭泽而渔不如细水长流啊,将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生财之路。(文/李佳欣)